1多囊卵巢綜合征主要癥狀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影響全球近一成女性的內分沁失調。病征包括月經稀發或閉經、慢性無排卵、不孕、多毛及痤瘡等。因持續無排卵,嚴重情況下會使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一、肥胖
約半數患者有此表現,與雄激素過多、未結合睪酮比例增加及雌激素的長期刺激有關
二、月經失調
初潮后出現月經稀發、繼發性閉經及無排卵性宮血
三、雙側卵巢增大
通過腹腔鏡直視卵卵巢增大;通過腹腔鏡直視卵巢或B超顯像檢查可確定卵巢的體積.
四、多毛
體毛豐盛,陰毛呈男性分布,油性皮膚、痤瘡,系雄激素集聚所致
五、不孕
婚后伴有不孕,要由于月經失調和無排卵所致
六、黑棘皮癥
即頸背部、腋下、乳房下和腹股溝等處皮膚出現對稱性灰褐色色素沉著,如天鵝絨樣、片狀角化過度的病變。
2多囊卵巢綜合征預防措施
肥胖伴有月經異常的女性要注意了,有關專家近日提醒說,如果你沒有大吃大喝也無法控制地肥胖,并且月經幾個月才來一次或干脆閉經,還長了許多小痘痘,那么你有可能已經患上了多囊卵巢綜合癥。
多囊卵巢綜合癥的發生與激素代謝不平衡有關,從女性青春期起,卵泡發育長期存在障礙,卵泡包膜增厚,導致卵泡無法排出,堆積后引起激素代謝紊亂,引發不孕等不良后果。
常長小痘痘要注意
據專家介紹,多囊卵巢綜合癥常見于青春期及生育期婦女,月經很有規律、周期為3~6個月或一年不等,少數人月經量過多或有不規則出血。多囊卵巢綜合癥病人常長小痘痘,主要分布在面部、乳房周圍、下腹部等。另外,受雄激素刺激,腋毛、陰毛、四肢的毛發增長,多毛發生率占了17%~18%,而痤瘡發生率則有60%。更讓愛美的女孩子心煩的是,患了這種病,40%~60%體重會超標。因為肥胖的發生與多囊卵巢綜合癥的發生發展存在相互促進的作用。
專家說,盡管多囊卵巢綜合癥經常戀上年輕女孩子,但是得了這種病也不用害怕。注意減肥、降低體重、進行體育鍛煉、適當控制飲食都是必要的,服用對癥的藥物??删徑獍Y狀。如果要生小孩子的話,那么在腹腔鏡下或開刀切除,或刺破小卵泡就可改變雌激素水平促進排卵,順利懷孕。
低熱量飲食益于治療多囊卵巢綜合癥
今年3月出版的《生育與不育》雜志中有一篇短期隨機實驗研究文章稱,低熱量飲食可以使體重明顯減輕,多囊卵巢綜合癥的生殖和代謝病變明顯改善。
賓夕法尼亞州Hershey醫學院的Kelly Stamets及其同事在文章中寫道,多囊卵巢綜合癥常與肥胖有關,因為肥胖會加重與疾病相關的代謝和生殖疾病?;加卸嗄衣殉簿C合癥的女性均有胰島素抵抗,從而導致2型糖尿病發生。因此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成為多囊卵巢綜合癥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
在一個月的研究中,35名伴有不育和多囊卵巢綜合癥的肥胖女性接受了兩種限制性能量飲食中的一種。高蛋白飲食包括30%蛋白、40%碳水化合物、30%脂肪,高糖飲食包括15%蛋白、55%碳水化合物、30%脂肪。主要結果評定是體重減輕,其次是壽命預測和激素、脂肪、脂蛋白、血糖穩態和能量代謝標志物的檢測。
26名女性參與完成了這項研究,兩種飲食限制導致的體重減輕程度相似,兩組循環雄激素、糖代謝、勒帕茄堿檢測均無差別。
與基礎值相比,維持低熱量飲食一個月的女性循環雄激素水平降低,空腹胰島素水平和3小時口服糖耐量實驗的胰島素曲線下面積、空腹勒帕茄堿水平和勒帕茄堿曲線下面積均降低。26名患者中14人用藥期間出現月經流血。
研究的局限性包括26%患者中途退出和干預時間短、缺乏排卵的檢測手段及由患者自己報告各自的情況。
3多囊卵巢綜合征疾病
1935年Stein和Leventhal歸納為閉經、多毛、肥胖及不孕四大病癥,稱之為Stein-Leventhal綜合征(S-L綜合征)。 PCOS患者的卵巢增大、白膜增厚、多個不同發育階段的卵泡,并伴有顆粒細胞黃素化。PCOS是II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以及子宮內膜癌的重要危險因素。PCOS的臨床表型多樣,目前病因不清,PCOS常表現家族群聚現象,提示有遺傳因素的作用?;颊叱S型瑯釉陆洸灰幝傻哪赣H或者早禿的父親;早禿是PCOS的男性表型,女性PCOS和男性早禿可能是由同一等位基因決定的;高雄激素血癥和/或高胰島素血癥可能是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家系成員同樣患病的遺傳特征;在不同診斷標準下作的家系分析研究經常提示PCOS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而應用“單基因-變異表達模型”的研究卻顯示PCOS是由主基因變異并50%可遺傳給后代。
4多囊卵巢綜合征疾病分類
根據PCOS國際診斷標準(詳見診斷部分)診斷的PCOS可以進行亞型分型,以便于個體化治療選擇。
1型:經典PCOS,超聲卵巢多囊樣改變及高雄激素的臨床表現和/或高雄激素血癥;
2型:超聲卵巢多囊樣改變及稀發排卵或無排卵;
3型:NIH標準PCOS,高雄激素的臨床表現和/或高雄激素血癥及稀發排卵或無排卵;
4型:同時具備超聲卵巢多囊樣改變、高雄激素的臨床表現和/或高雄激素血癥及稀發排卵或無排卵,此型也被稱為經典PCOS。
5多囊卵巢綜合征發病原因
目前對于PCOS病因學研究有非遺傳理論和遺傳理論兩種。
PCOS非遺傳學理論
研究認為孕期子宮內激素環境影響成年后個體的內分泌狀態,孕期暴露于高濃度雄激素環境下,如母親PCOS史、母親為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高雄激素控制不良等,青春期后易發生排卵功能障礙。
PCOS遺傳學理論
此理論的主要根據PCOS呈家族群居現象,家族性排卵功能障礙和卵巢多囊樣改變提示該病存在遺傳基礎。高雄激素血癥和(或)高胰島素血癥可能是PCOS 家族成員同樣患病的遺傳特征,胰島素促進卵巢雄激素生成作用亦受遺傳因素或遺傳易感性影響。稀發排卵、高雄激素血癥和卵巢多囊樣改變的家族成員中女性發生高胰島素血癥和男性過早脫發的患病率增高。細胞遺傳學研究結果顯示PCOS可能為X連鎖隱性遺傳、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或多基因遺傳方式。通過全基因組掃描的發現最大量的與PCOS相關的遺傳基因,如甾體激素合成及相關功能的候選基因、雄激素合成相關調節基金、胰島素合成相關基金、碳水化合物代謝及能量平衡的候選基因、促性腺激素功能及調節的候選基因、脂肪組織相關的基因以及慢性炎癥相關基因。
總之,PCOS病因學研究無法證實此病是由某個基因位點或某個基因突變所導致,其發病可能與一些基因在特定環境因素的作用下發生作用導致疾病發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