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腫瘤主要來自腹膜后間隙的脂肪,腹膜后腫瘤有良性和惡性兩大類。惡性腫瘤約占60-80%,常見者有脂肪肉瘤,纖維肉瘤,神經纖維肉瘤及惡性淋巴瘤等;良性腫瘤中以纖維瘤,畸胎瘤等為常見。一般而言,腹膜后腫瘤,囊性者常為良性,實質性者多為惡性。
腹膜后腫瘤可出現腹部一側或全腹脹滿感,呼吸受限等。腫瘤壓迫腹腔臟器和組織,可產生相應的癥狀,如胃、腸及泌尿系壓迫刺激癥狀,較重者可出現腹部、腰背部、會陰及下肢疼痛或相關神經支配區域皮膚知覺減退、麻木等癥狀,還可能出現陰囊、下肢水腫,腹壁靜脈曲張及尿毒癥等癥狀。腹膜后腫瘤主要來自腹膜后間隙的脂肪疏松結締組織、肌肉、血管、淋巴管、神經組織以及殘留的胚胎組織,不包括原在腹膜后的各器官,如胰、腎上腺及輸尿管等。至腫瘤發展到一定時期,可出現惡病質。
腹膜后腫瘤的癥狀表現
1.腹部腫塊
早期多無癥狀,在查體時或無意中發現,腹、背部不適或疼痛較為常見。多數患者先有腹部不適,晚期始有明顯腹痛,少數有背痛、腹股溝區痛,陰囊性至膝痛。隨腫瘤漸增大可出現相應的癥狀,如在上腹部可有飽脹,甚至影響呼吸;下腹部易有墜脹感。腫瘤生長慢適應性較強,癥狀就輕;腫瘤生長快,突然增大,有出血壞死,則出現脹痛或劇痛。
2.壓迫癥狀
由于壓迫臟器而產生的刺激癥狀,如刺激胃可有惡心、嘔吐;刺激壓迫直腸可出現排便次數增多或慢性腸梗癥征;刺激膀胱則出現尿頻、尿急;壓迫輸尿管則有腎盂積水;侵入腹腔神經叢可引起腰背疼痛、會陰部及下肢疼痛;壓迫靜脈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腫。
3.全身癥狀
惡性腫瘤發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現體重減輕,發熱、乏力、食欲不振、甚至惡病質。如系嗜鉻細胞瘤,因其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可出現陣發性高血壓。如腫瘤壓迫胰腺可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出現低血糖。
除少數腹膜后腫瘤如嗜鉻細胞瘤能分泌化學介質產生明顯的臨床癥狀易被早期發現外絕大多數腹膜后腫瘤初起時無癥狀,當腫瘤逐漸長大產生壓迫癥狀或被病人偶爾發現時始就醫檢查,最常見的的癥狀是腹塊,腹痛以及相應臟器受壓迫和刺激所生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