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者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癥主要病機在于邪氣內伏或精血素虧,更值經期前后沖任二脈氣血的生理變化急驟,導致胞宮的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或胞宮失于濡養,“不榮則痛”,放使疼痛發作。那么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表現是什么?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早期發病癥狀還是比較明顯的,容易被察覺,如月經不調,月經來潮推遲,并伴有經量增加,性生活疼痛,如廁時腹部腫痛等等,這些都是因為異位內膜存在雌、孕激素受體,因此臨床癥狀和體征往往呈現其固有的周期性。痛經、不孕、月經異常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典型癥狀。婦檢可發現異位結節或包塊,腹腔鏡和B超有助診斷。在作婦科檢查時,應對子宮后壁、子宮骶骨韌帶和子宮直腸窩仔細檢查,如模到1—2個豆粒大小之觸痛結節即可作出診斷。但由于個別子宮內膜異位癥可累及輸卵管或并發輸卵管炎癥。故看到積水、不通等改變,甚至完全不顯影時,并不完全排除本病。
由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給患者造成的痛狀比較劇烈,所以很多患者正常的生活都不能自己,在此,新浪中醫頻道的專家建議患者朋友,一旦感覺身體有不適癥狀,切不可兒戲,及時就醫才是緩解病痛的關鍵,只要早發現早治療還是可以達到臨床治愈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