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可發生在子宮肌間、粘膜下或漿膜下。少數患者有陰道出血、腹部觸及腫物以及壓迫癥狀等。如果子宮肌瘤發生紅色變性,或帶蒂肌瘤發生扭轉或其它情況出現時,可引起急性腹痛。
多數患者無明顯癥狀,僅于盆腔檢查時偶被發現。若出現癥狀,與肌瘤的部位、生長速度及肌瘤有無變性等關系密切。
1、月經改變
為最常見的癥狀,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不規則陰道流血等。
2、腹塊
腹部脹大,下腹捫及腫物,伴有下墜感。
3、白帶增多
白帶增多,有時產生大量膿血性排液及腐肉樣組織排出伴臭味。
4、疼痛
一般患者無腹痛,常有下腹墜脹、腰背酸痛等,當漿膜下肌瘤蒂扭轉時,可出現急性腹痛。肌瘤紅色變時,腹痛劇烈且伴發熱。
5、壓迫癥狀
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長,可壓迫膀胱、尿道或直腸,引起尿頻、排尿困難、尿潴留或便秘。當肌瘤向兩側生長,則形成闊韌帶肌瘤,其壓迫輸尿管時,可引起輸尿管或腎盂積水;如壓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腫。
6、不孕
肌瘤壓迫輸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宮腔變形以致妨礙受精卵著床,導致不孕。
7、繼發性貧血
若患者長期月經過多可導致繼生貧血,出現全身乏力、面色蒼白、氣短、心慌等癥狀。
8、低糖血癥
子宮肌瘤伴發低糖血癥(hypoglycemia)亦屬罕見。主要表現為空腹血糖低,意識喪失以致休克,經葡萄糖注射后癥狀可以完全消失。腫瘤切除后低血糖癥狀即完全消失。
中醫根據臨床癥狀可分為以下幾種證型
1、氣滯血瘀證
輕者月經正常,重者經行血崩或漏下不止,乳房脹痛,小腹作脹或隱痛,有肛門部下墜感,舌質暗紅,邊有紫斑點,脈沉弦或細澀。
2、陰虛火旺證
月經先期,經行血崩或漏下不止,胸中灼熱,或下腹內覺熱,乳頭癢或刺痛,或乳房脹痛牽及腋窩,經后赤白帶下,或黃白相雜,舌質紅,苔少津或薄黃,脈弦細或細數。
溫馨提示
子宮肌瘤越來越青睞三四十歲的中年女性,特別是未育、性生活失調和性情抑郁這三類女性。由于子宮肌瘤多數無癥狀,因此女性朋友要堅持定期做婦科檢查。當育齡期女性出現不孕或反復流產時,要警惕子宮肌瘤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