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息肉其臨床表現多無癥狀,多數在體檢時發現。若息肉較大,經常受到糞便摩擦,可使其粘膜糜爛,糞內有血液和粘液。常見癥狀為血色鮮紅,血量不多,混有粘液,血多在糞便表面,若出血量大,或出血日久,可引起消瘦、貧血,息肉較大時,也可出現里急后重、便秘、肛門流出較多分泌物等癥狀,該病多可發生癌變,因此,在檢查發現有該病時, 一定要作病理組織活檢, 以明確其性質。
如何區分直腸息肉是良性還是惡性?
區分直腸息肉的性質,是手術治療方案選擇,以及患者預后好壞的重要保證。
脆性
在檢查時,以窺器或器械觸及時極易出血者,多為惡性息肉。反之則為良性。
潰瘍
息肉一般情況下無潰瘍,當惡變時,即可形成潰瘍,特別是帶蒂的息肉一般不會引起潰瘍,一旦發生潰瘍, 則表明其有惡性改變。
活動性
堅實牢固、無蒂的息肉易惡變;而帶蒂具有活動性的則惡變相對較低。
外形
有分葉的息肉易惡變,光滑圓潤的則少。
基底
息肉基底大,頭小者極易惡變。
類型
有蒂的多是管狀腺瘤,相對癌變率較低。
大小
息肉增大或息肉較大的易惡變,息肉無明顯增大的,則較少惡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