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言發育遲緩
對語言的理解表達能力低下,無法理解稍微復雜一點的句子,不會用手勢表示“再見”。不會理解和運用面部表情、動作、姿態及音調等與人交往。缺乏想象力和社會性模擬,不能像正常兒童一樣去用玩具“做飯”、“開火車”、“造房子”。有的患兒語言刻板,代詞錯用,如“我要”說成“你要”。
二、兒童孤獨癥患兒傾向于使用僵化刻板、墨守成規的方式應付日常生活
(1)興趣范圍狹窄?;純号d趣較少,感興趣的事物常與眾不同?;純和ǔν婢?、動畫片等正常兒童感興趣的事物不感興趣,卻迷戀于看電視廣告、天氣預報、旋轉物品、排列物品或聽某段音樂、某種單調重復的聲音等。部分患兒可專注于文字、數字、日期、時間表的推算、地圖、繪畫、樂器演奏等,并可表現出獨特的能力。
(2)行為方式刻板重復?;純撼猿钟猛环N方式做事,拒絕日常生活規律或環境的變化。如果日常生活規律或環境發生改變,患兒會煩躁不安?;純簳磸陀猛环N方式玩玩具,反復畫一幅畫或寫幾個字,堅持走一條固定路線,堅持把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拒絕換其他衣服或只吃少數幾種食物等。
(3)對非生命物體的特殊依戀?;純簩θ嘶騽游锿ǔH狈εd趣,但對一些非生命物品可能產生強烈依戀,如瓶、盒、繩等都有可能讓患兒愛不釋手,隨時攜帶。如果被拿走,則會煩躁哭鬧、焦慮不安。
(4)刻板重復的怪異行為。患兒常會出現刻板重復、怪異的動作,如重復蹦跳、拍手、將手放在眼前撲動和凝視、用腳尖走路等。還可能對物體的一些非主要、無功能特性(氣味、質感)產生特殊興趣和行為,如反復聞物品或摸光滑的表面等。
三、其他表現
除以上核心癥狀外,兒童孤獨癥患兒還常存在自笑、情緒不穩定、沖動攻擊、自傷等行為。認知發展多不平衡,音樂、機械記憶(尤其文字記憶)、計算能力相對較好甚至超常。多數患兒在8歲前存在睡眠障礙,約75%的患兒伴有精神發育遲滯,64%的患兒存在注意障礙,36%~48%的患兒存在過度活動,6.5%~8.1%的患兒伴有抽動穢語綜合征,4%~42%的患兒伴有癲癇,2.9%的患兒伴有腦癱,4.6%的患兒存在感覺系統的損害,17.3%的患兒存在巨頭癥。以上癥狀和伴隨疾病使患兒病情復雜,增加了確診的難度,并需要更多的治療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