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消化道的腫瘤疾病,多發生于胰頭部。胰腺癌癥狀主要表現為腹痛及無痛性黃疸,腫瘤很小時,難以發現,再加上胰腺癌的癥狀沒有特異性,更使得胰腺癌善偽裝,如常年消化不良可能是慢性胰腺炎,卻容易被當成胃病治;狂歡后突然猝死常認為是心梗,豈不知也可能是急性胰腺炎。
慧眼識破善偽裝的“癌王”
偽裝之一:消化不良不一定是胃病
提到消化系統,一般人常會忽略胰腺的作用。其實從人體對食物化學消化的角度來看,胰腺甚至可以被看作整個消化系統的核心。食物中富含的淀粉、蛋白質、脂肪等 營養物質,由于分子太大,人體無法直接吸收,必須經過“化學斧子”——酶的切割,才能轉變成易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質。而胰腺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分泌蛋白 酶、脂肪酶等消化酶。如果胰腺組織中出現腫瘤,就會影響酶的制造和分泌,導致人體出現上腹飽脹、食欲不振、腰腹疼痛、體重減輕等消化不良的癥狀。
上腹部飽脹不適及隱痛是胰腺癌最常見的首發癥狀,三至四成患者會出現該表現,若病變累及腹腔神經叢則腰背也會隨之疼痛,易被當作胃痛或腰肌勞損而自行服藥治 療。需要區分的是,胃病盡管可出現上腹痛,但吃胃藥就基本能控制癥狀。而胰腺癌的腹痛不但服藥無效,且呈持續性、基本無明顯緩解時間。其疼痛還常與體位有 關,當人在仰臥與脊柱伸展時,疼痛加劇;而采取蹲下、前傾坐位、蜷膝臥位,可使腹痛減輕。
此外,體重明顯減輕也是胰腺癌的一大標志。大多胰腺癌患者會出現該表現,1個月內體重可減輕10公斤或更多。胃病患者雖由于消化吸收障礙也會有體重減輕,但不會像胰腺癌這般明顯。
偽裝之二:黃疸不一定是肝功能障礙
臨床上很多胰腺癌患者出現黃疸時,都以為是肝或膽出了問題而首先到肝、膽專科求治,結果延誤了治療時機。其實除肝炎、膽囊炎、膽石癥外,黃疸還是胰腺癌最常 見癥狀之一,約50%患者會伴發黃疸。特別是胰頭癌患者,當癌瘤壓迫膽總管,阻塞膽汁排出,使膽汁滲入血液時,就會引起黃疸。對于鄰近總膽管的體積較小的 胰頭癌,黃疸可能是其唯一臨床表現,且有可能在疾病較早期出現。由于黃疸的出現,胰頭癌比其他位置的胰腺癌更有可能被較早發現。
胰腺癌的黃疸特點是不斷加重且無痛感。如患者首先眼球鞏膜發黃,然后小便顏色變深,可逐漸由橘黃色變至醬油色,大便顏色也會逐漸變淡,直至呈白陶土色,同時 全身皮膚變黃。當出現黃疸時,尤其還伴有上腹隱痛、悶脹等類似消化不良癥狀或體重減輕等表現,最好先到正規醫院進行胰腺B超、CT等相關檢查,以盡早排除 或確診胰腺癌,爭取治療時間。
溫馨提示
病人的營養原則是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在原來平衡膳食的基礎上,適當增加米面糧食等熱量類食物,新鮮的蔬菜水果,要注意食物的加工制備方法,凡經口進食者,飲食一定要細軟。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采取樂觀的生活態度,是胰腺癌病人康復期心理調養的關鍵。
【參考文獻:《WS333-2011胰腺癌診斷》《從心治癌:癌癥心理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