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組織的炎癥,常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依據病程的長短和病理改變性質的不同,分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兩大類。
急性咽炎
病程較短
①由細菌或病毒引起;在身體抵抗力低下,營養不良、勞累、受涼等情況下易于發病。
②患者有咽痛、燒灼感,并可有發熱及周身不適癥狀。
③體格檢查見咽壁黏膜充血,淋巴組織增生腫脹,下頜角淋巴結腫大壓痛。
慢性咽炎
多因急性咽炎長期反復發作、周圍有感染病變或煙酒刺激所致。從病理上可分為兩類:
⑴慢性單純性咽炎
病變主要表現為
①咽部黏膜慢性充血,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白細胞及漿細胞浸潤,但以淋巴細胞為主;
②黏膜及黏膜下層結締組織增生,可伴有黏液腺肥大,黏液分泌增多。
⑵慢性肥厚性咽炎
病變主要表現為
①咽部黏膜層充血增厚,黏膜及黏膜下有較廣泛的淋巴組織增生,在咽后壁上可見多數顆粒狀隆起,甚至連成一片;
②黏液腺內的炎性滲出物被封閉其中,在淋巴顆粒的頂部形成囊狀白點,如果破潰外溢,即見黃白色滲出物。
⑶慢性萎縮性咽炎
臨床中較少見。
病變主要表現
①發病初期黏液腺分泌減少,分泌物稠厚而干燥;
②繼因黏膜下層慢性炎癥,逐漸發生機化及收縮,壓迫腺體與血管,使腺體分泌減少和營養障礙,致使黏膜及黏膜下層逐漸萎縮變薄;
③咽后壁上可有干痂或膿痂附著,通常伴有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