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發性震顫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為最常見的錐體外系疾病,也是常見的震顫病癥。治療特發性震顫一定要及時,以免產生嚴重的后果。特發性震顫的治療首先要了解特發性震顫的癥狀,對癥治療是關鍵。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特發性震顫的相關癥狀表現。
特發性震顫主要表現為姿位性震顫,可同時含有運動性、意向性或靜止性震顫成分。震顫可能在指向目的的運動中加重。震顫的頻率為4~8Hz。起病時頻率為8~12Hz,隨著病程和年齡的增加,頻率逐漸降低,幅度逐漸增加。
1、典型的特發性震顫在兒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發現。對起病的高峰年齡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起病年齡的分布為雙峰特征,即在20~30歲和50~60歲這兩個年齡段;另一種觀點認為特發性震顫很少在少年發病,隨著年齡增長發病人數增加,平均起病年齡37~47歲。
2、特發性震顫惟一的癥狀就是震顫,偶有報道伴有語調和輕微步態異常。患者通常首先由上肢開始,主要影響上肢,雙側上肢對稱起病,也可單側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響后,常向上發展至頭、面、舌、下頜部。累及軀干和雙側下肢者少見,僅在病程的晚期出現,而且程度比上肢輕。
以上簡要介紹的就是特發性震顫的主要癥狀,希望廣大患者及時的注意,及時的治療特發性震顫,讓患者的生活健康發展。為了避免特發性震顫帶來的危害,生活中,要做好特發性震顫的預防工作。最后祝愿大家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