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神經官能癥分為許多類型,最常見的為神經衰弱。其癥狀為頭疼、頭暈易疲勞、易忘事、好失眠等。頭疼的特點是時間位置不定,好象戴了頂太小太緊的帽子那樣難受,有時又好象裝一桶漿糊晃蕩難受,有時甚至象許多錐子刺疼,但總的來說程度并不太重,常可因心情舒暢而緩解,或因心情惡劣而加劇。
1、癔癥
癔癥一詞的原有注釋為“心意病也”,也稱為歇斯底里,是一種較常見的神經病,以鄉村多見。目前認為癔癥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張,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點,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發病。可呈現各種不同的臨床癥狀,如感覺和運動功能有障礙,內臟器官和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以及精神異常。這類癥狀無器質性損害的基礎,它可因暗示而產生,也可因暗示而改變或消失。
2、焦慮性神經癥
又稱焦慮性神經癥,是以廣泛性焦慮癥(慢性焦慮癥)和發作性驚恐狀態(急性焦慮癥)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口干、尿頻、尿急、出汗、震顫和運動性不安等癥,其焦慮并非由實際威脅所引起,或其緊張驚恐程度與現實情況很不相稱。
3、疑病性神經癥
又稱疑病癥。指對自身感覺或征象作出患有不切實際的病態解釋,致使整個心身被由此產生的疑慮、煩惱和恐懼所占據的一種神經癥。以對自身健康的過分關心和持難以消除的成見為特點。患者懷疑自己患了某種事實上并不存在的疾病,醫生的解釋和客觀檢查均不足以消除其看法。
4、強迫性神經癥
簡稱強迫癥,是以反復的持久的強迫觀念或/和強迫動作為主要癥狀。這些癥狀出于病人內心的,但不被體驗和自愿產生,而是病人不愿意想的。明知是不合理,但不能擺脫,使病人感到痛苦,與其本人的人格格格不入。
5、抑郁性神經癥
又稱神經癥性抑郁,是由社會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種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狀態為特征的神經癥,常伴有焦慮、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患者有治療要求,但無明顯的運動性抑制或精神病情癥狀,生活不受嚴重影響。是一種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狀態為特征的神經癥,常伴有焦慮、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患者有治療要求,而無明顯的運動性抑郁或精神病性癥狀,生活能力不受嚴重影響。本癥國際上通稱為“心境惡劣”。
6、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是指由于某些長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腦功能活動過度緊張,從而產生了精神活動能力的減弱。其主要臨床特點是易于興奮又易于疲勞。常伴有各種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不少患者病前具有某種易感素質或不良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