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又稱漿細胞瘤)是起源于骨髓中漿細胞的惡性腫瘤,是一種較常見的惡性腫瘤。有單發性和多發性之分,以后者多見。該病對患者的身體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還需早發現早治療。骨髓瘤的癥狀表現具體如下:
骨髓瘤是中年和晚年(40~60歲) 發生的多發惡性骨髓內腫瘤。椎體、肋骨、胸骨、顱骨和骨盆為其好發部位。晚期,股骨和肱骨亦可被累,但膝和肘以下的骨質極少發生。其主要癥狀為疼痛,初期為間歇性,繼為持續性,疼痛十分劇烈。神經可能被壓迫,造成放射性疼痛或截癱。腫瘤一旦發現后,多數患者逐漸發生進行性貧血和惡病質變化。但很少產生轉移瘤,肺部極少被累。
骨髓瘤主要癥狀是持續的脊柱疼痛,呈進行性加重。多發者其痛范圍很廣。約40%~50%的患者伴有病理性骨折。易出現截癱和神經根受壓癥狀。
一般有進行性貧血,血沉明顯增快。部分患者血清鈣增高,常伴有繼發甲狀旁腺機能亢進。血清總蛋白量增高。球蛋白增多,白蛋白減少或正常。血清蛋白電泳大部分有異常免疫球蛋白峰。尿蛋白常呈陽性,但本-周蛋白陽性率不高,約30%~60%。同時尿中草酸鈣結晶與堿性磷酸鹽增多。骨髓涂片呈現增生性骨髓象,漿細胞數目至少占有核細胞的8%。
骨髓瘤有一個長短不定的無癥狀期,少數病人以背痛為首發癥狀,并伴有貧血和惡病質。還有病人因病理骨折來就診。
老年人可見的的癥狀體征
1.神經系統癥狀僅見于少數患者:如脊髓壓迫所致的癱瘓、神經根疼痛及排便障礙;淀粉樣變浸潤周圍神經引起腕管綜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高黏滯度導致頭痛、無力、視力障礙及視網膜病變。
2.其他:若M-蛋白形成冷球蛋白,則可出現雷諾現象、循環障礙及壞疽。淀粉樣變的發生率我國僅占7%左右,表現為巨舌、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腎功能不全。淋巴結或肝脾腫大均不多見。
孤立性骨髓瘤的表現
孤立性骨髓瘤約占骨髓瘤的3%。病變僅侵犯骨骼的某個局部部位,產生局部疼痛。多數患者無貧血、高血鈣及腎功能不全。約1/4患者血清或尿中的M蛋白含量較一般低(<15g/L)。正常的免疫球蛋白不受抑制。骨髓未侵及的部位漿細胞數不增多。診斷依靠局部的組織學診斷證實,X線檢查可有局部骨骼變化,但無全身性骨骼破壞。局部病變治療后,血清及尿M蛋白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