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一般是指心動過速、心跳幅度過大、心律失常等。一般正常人也可以因為神經亢奮導致心悸。一般如果持續時間較長,休息無緩解,就要考慮族譜心電檢查,如果年齡較大的人,出現心悸,建議及時就醫。那么,常見的心悸的癥狀表現有哪些呢?
1、胸痛
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時心臟缺氧,病人就會出現胸悶,缺血嚴重時感到胸痛,其疼痛程度性質及持續時間因人而異。如果缺血是暫時性的,胸痛程度通常較輕,且持續時間短最多持續20分鐘即可消失。如果冠狀動脈完全阻塞所致,胸痛程度劇烈且疼痛持續時間超過20分鐘,多伴有出冷汗、面色蒼白、胸口壓榨樣疼痛,疼痛往往會向左上臂或后背放射、休克等,須即刻就醫做動態心電圖檢查。
2、心律失常
正常心跳每分鐘在50~100次之間,若在50次以下或100次以上,或跳動不規律都叫做心律失常。運動時心跳加快是正常現象,運動量越大,心跳越快,如果運動時心率增加不明顯,多是心臟病的早期信號。運動后心跳加快持續10分鐘以上,或停止某種活動后仍然感到呼吸急超過10分鐘,都屬于異常情況。心律失常嚴重時表現為心悸,有時伴氣喘、頭昏、眼花。
3、呼吸困難
以往爬樓梯輕輕松松,現在則要中途休息或者輕微活動也會感到氣急,躺下時咳嗽、呼吸困難,或者睡到深夜突感心慌、氣喘,坐起后氣急才能緩解,這通常是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4、勞累后心悸
勞累后心悸指患者進行體力勞動,體力消耗后自覺心中悸動,甚至不能自主的一類癥狀。發生時,患者自覺心跳快而強,并伴有心前區不適感。
5、乏力、面色蒼白
心臟神經官能癥是一種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在心血官系統的表現,其癥狀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最普通的自覺癥狀是心悸、呼吸不暢、心前區疼痛、面色蒼白和全身乏力等,還有容易激動、失眠、多汗、發抖、眩暈、多夢等。
溫馨提示:如果不幸出現心悸不良現象,要及時就醫,更要注意生活中的自我調節,生活有規律,注意保暖,避免情緒大起大落;戒煙、限酒,飲食宜清淡,多吃新鮮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