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用“明目皓齒”、“唇紅齒白”來形容一個人的美麗, 這說明一副整齊潔白的牙齒對一個人美好形象是多么重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些焦急的父母帶著孩子來問醫生:為什么我的孩子牙齒里出外進的?實際上,這種牙齒排列不整齊在醫學上稱為牙頜畸形。正常人的牙齒在口腔內排列成整齊、規則、對稱的弓形,上、下牙之間形成適宜的接觸關系,所以整個面部看上去比例諧調自然。如果兒童在生長發育期間,由于某些因素如遺傳、疾病、營養不良、不良習慣導致牙齒排列不齊,上下牙咬合關系錯亂,上頜骨和下頜骨的位置或大小產生失調,統稱為牙頜畸形。據國內最新有關牙頜畸形調查資料表明,牙頜畸形的發病率在51.84%—72.92%。
那么,牙頜畸形是怎樣形成的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了解口腔頜面部、牙齒的生長發育過程。牙齒正常發育、萌出后行使咀嚼功能,這種咀嚼的功能刺激可以引導頜骨的正常發育,在這個過程中,面部的肌肉、舌達到一個動力平衡。上下牙正常咬合關系就是在肌肉的動力平衡之中建成的。牙頜畸形的產生就是由于某些因素打破了這種動力平衡,具體可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食物逐漸由粗糙變精細,導致咀嚼功能和口腔器官的退化,而頜骨退化的程度要大于牙齒,逐漸出現牙齒擁擠,這就是牙頜畸形產生的原因之一。父母親的牙頜畸形也可遺傳給兒女。同時,在懷孕過程中母體的營養、疾病、內分泌因素均可引起胎兒的發育異常,這些情況均屬于先天性因素。但是,引起牙頜畸形更多見的是后天性的一系列因素,具體可分為:
(1)口腔不良習慣
如咬嘴唇、吐舌頭、長期吮吸手指、咬異物、托腮、偏側咀嚼等到對頜骨和牙齒產生不當的作用力,導致開合、面部不對稱等。
(2)替牙障礙
如乳牙過早脫落,局部缺乏功能刺激而發育不足,以后恒牙萌出缺乏足夠間隙而錯位萌出;乳牙逾期不脫落,導致恒牙錯位萌出等。
(3)全身因素
如維生素A缺乏可引起牙齒萌出遲緩,腦垂體和甲狀腺功能低下,影響骨骼和牙齒的發育。
(4)局部因素
如乳牙外傷波及恒牙胚,導致恒牙錯位萌出。
總之,牙頜畸形發生的因素錯綜復雜,有時候并不能單純的歸結為某一種因素。據統計,遺傳因素在牙頜畸形因素中占有較高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