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眼視軸不平行,注視目標不一
兩眼視軸不能同時注視同一目標,一眼注視目標,而另一眼視軸偏向目標的現象稱為斜視。
斜視有很多種,有偏內、偏外或上、下不正的情形。最常見的是眼球向內偏斜,醫學上稱內斜視,俗稱“對眼”、“斗雞眼”。眼球向外偏斜,稱外斜視,俗稱“斜眼”。 醫學上把偏內、外的斜視稱為水平斜視,而上、下方向的斜視稱為垂直斜視。
斜視是一種眼球運動異常相關眼病
斜視是一種眼球運動異常相關眼病。眼球運動依靠眼球上的6條眼外肌完成,不論上下左右,看遠看近,兩只眼球的12條肌肉同時都參加運動,協調一致。這種協調運動是在大腦統一調度下進行的,在視覺發育形成初期就開始鍛煉這種本領。
若大腦中樞管制失調、眼外肌力量不平衡,兩眼不能注視同一目標,視軸呈分離狀態,就會出現斜視。
共同性斜視與非共同性斜視
據統計,斜視發病率在兒童期為1%左右,是最常見的兒童眼病。根據發病原因分為共同性斜視和非共同性斜視。
共同性斜視:多見于3歲左右的兒童,發生在雙眼單視覺開始形成時,由于皮質視覺中樞尚未發育成熟,產生眼位分離。
非共同性斜視:主要指麻痹性斜視。由于先天或后天性原因(產傷、炎癥、外傷或腫瘤等),導致控制眼球活動的神經核、腦神經或眼外肌麻痹形成斜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