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科頸骨折較為常見,患肩腫脹,前、內側常出現瘀血斑。骨折有錯位時,上臂較健側略短,可有外展或內收畸形。大結節下部骨折處有明顯壓痛,肩關節活動受限。若骨折端有嵌插,在保護下可活動肩關節。注意與肩關節脫位鑒別。如合并臂叢、腋動靜脈及腋神經損傷,可出現相應體征。
一、癥狀
與其他肩部骨折大致相似,但其癥狀多較嚴重。
1、腫脹,因骨折位于關節外,局部腫脹較為明顯,尤以內收型及粉碎型者為甚。
2、疼痛,除外展型者外,多較明顯,尤以活動時明顯且伴有環狀壓痛及叩痛。
3、活動受限,以后二型為最嚴重。
4、其他,注意有無神經血管受壓癥狀。錯位明顯者患肢可出現短縮、成角畸形。
二、分型
(1)裂紋型骨折:即由直接暴力所致。
(2)外展型骨折:由于跌倒時上肢外展位所致,并使骨折遠側段呈外展,近側段相應的內收,形成兩骨折端向外成角移位,且常有兩骨折端互相嵌插。
(3)內收型骨折:跌倒時上肢內收位,使骨折遠側段內收,近側段相應的外展。形成兩骨折端向內成角移位,兩骨折端內側常有互相嵌插。
(4)肱骨外科頸骨折合并肩節前脫位:多為上肢外展外旋暴力導致肩關節前脫位,暴力繼續作用,再引起肱骨頸外科骨折。
1、外傷史 多種暴力均可引起。
2、臨床表現主要依據肩部腫脹、疼痛及活動受限等。
3、影像學檢查 常規X線片可顯示肱骨外科頸骨折線及成角畸形與移位情況,大多可明確診斷;一般勿需行MRI、CT等檢查。
溫馨提示:肱骨外科頸骨折中三角巾懸吊予以頸腕吊帶治療。手法復位應避免粗暴操作和反復操作,最好在良好麻醉及x線透視下進行復位。經皮撬拔復位對難以復位的病人可在x線透視下用克氏針撬拔,配合手法復位。空心螺紋釘經皮固定手法復位。切開復位內固定適于閉合復位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