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是一種慢性胃病,不良飲食習慣是該病的主要誘因,生活周圍有很多人都在和它進行著“長期斗爭”,加上長期不愈的胃潰瘍是有癌變可能的,雖說癌變不會直接“要人命”,但是可直接導致患者休克,嚴重者會有生命危險。所以,了解胃潰瘍的早期癥狀,及時就醫是很有必要的。
認識胃潰瘍常見癥狀 防范癌變的可能性
1、疼痛性質和規律改變疼痛是潰瘍病最常見、最主要的癥狀。疼痛多為上腹部局限性的隱痛、燒灼樣痛或鈍痛。典型的潰瘍病疼痛有一定規律性,常與飲食關系密切,比如,十二指腸潰瘍多為飯前痛(即空腹痛);典型的胃潰瘍為飯后痛,常在飯后1~2小時發生,持續一二個小時,以后逐漸減輕。
不過也有的潰瘍病人疼痛規律性不太明顯,疼痛性質也因人而異。另外,潰瘍病的疼痛,常因氣候轉冷、吃生冷及堅硬食物、疲勞、熬夜、情緒波動而加劇。如果疼痛失去原有的規律性,無定時,或成為持續性隱痛,或者疼痛的性質與原來比較發生明顯改變,都應警惕惡變,要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2、進行性消瘦及貧血長期慢性潰瘍病患者可能身體虛弱,但不一定消瘦。除非潰瘍長期或大量出血,病人一般不會有明顯的貧血征象。年齡在四、五十歲以上的胃潰瘍病人如果短期內食欲減退、消化不良,惡心、嘔吐,吐宿食或暗紅色食物,而且有全身疲乏和進行性消瘦,也可能是潰瘍病惡變的信號之一。
3、比較固定的包塊一般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不形成包塊。如果發生惡變,潰瘍就會變大、變硬,在較晚期可以于左上腹摸到包塊。包塊質硬,表面多呈結節狀,不光滑,并且逐漸增大,壓之疼痛。疼痛可放射到背部、左腰部、臍部、胸部、心前區、甚至胸骨后。出現這種包塊時,很可能胃潰瘍已經發生癌變。
4、潰瘍病治療效果降低潰瘍病雖然易反復發作,但每次發作服用抗潰瘍藥后,癥狀均能緩解。如果有潰瘍病史的人按常規治療,疼痛不緩解或效果不明顯,則提示有可能發生了惡變。
溫馨提示:胃潰瘍患者應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纖維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臘肉、魚干及各種粗糧。這些食物不僅粗糙不易消化,而且還會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負擔。但經過加工制成菜泥等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食用。
【參考文獻:《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健康養胃必知的生活細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