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息肉是所有向腸腔突出的贅生物,包括腫瘤性和非腫瘤性。由于這兩種息肉在臨床上并不容易區分,故常統以息肉作為初步診斷,待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后再進一步分類,因此臨床上所謂的大腸息肉并不說明息肉的病理性質,通常臨床醫生所說的息肉多為非腫瘤性息肉,腫瘤性息肉統稱為腺瘤。大腸息肉臨床上常無癥狀,即使出現某些消化道癥狀如腹脹、腹瀉、便秘等也較輕微和不典型而往往被人忽視。
大腸息肉的早期癥狀
1、大便帶血
不少飲食起居不規律、大便秘結的青年人常有大便帶血,若自我藥療1周后還有出血,或用藥好轉后,癥狀常有反復,需及時去醫院就診。
2、大便習慣和性狀改變
若發現大便變細、有凹槽、有黏液,原本一天一次大便,現在變為兩三天一次或一天兩三次,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3、便秘和腹瀉
長期腹瀉和便秘的病人,若藥物療效不佳,就需進一步檢查,排除大腸息肉可能。
4、腹痛
有長期腹部隱痛者應行腸鏡檢查,在排除大腸息肉后,再進行對癥處理。
5、大便性質的改變
如便血、大便稀爛不成形帶有黏液或膿血。
6、排便習慣的改變
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便秘、或腹瀉與便秘交替。
8、大腸息肉的早期信號還包括
有時可看見帶蒂息肉脫出肛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