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是創傷感染引發的一種血液疾病,多數由血源性引起,也多由外傷或手術感染引起,骨髓炎的癥狀出現多由癤癰或其他病灶的化膿菌毒進入血液而達骨組織。骨髓炎的癥狀是四肢骨兩端最易受侵,尤以髖關節為最常見。隨著骨髓炎的病發率越來越高,很多人都在為之苦惱,如何治療骨髓炎呢?
1、藥物治療
在培養結果出來之前,應選擇對革蘭氏陽性,陰性菌均有作用的抗生素。對于兒童和成人,最初的抗生素應包括青霉素酶抵抗的半合成青霉素(萘夫西林或苯甲異噁唑青霉素)和氨基糖苷類藥物。抗生素必須腸道外給藥,療程4~8周。
2、外科治療
如果療效欠佳或存在大范圍骨破壞,就需要對脊柱旁或硬膜外膿腫進行外科清創引流,以預防脊柱受損。壞死組織需行外科清創術,并同時應用廣譜抗生素。較大的手術缺損需進行皮膚或帶蒂移植物閉合創口,清創術應繼續應用抗生素3周以上。
3、中醫外科膏藥治療
中醫外科膏藥的治療,是根據患者的體怔,運用藥物集中的特點,將膏藥直接貼敷到患處使藥性從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經貫絡,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較之服藥尤為有力,.通過藥力的作用,拔毒排膿,化腐生肌,清除壞死的死骨及腐朽組織,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生肌的目的。
對骨髓炎者全身的觀察和必要的血、尿、糞便常規檢查,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的檢查,是全面了解患者生理狀態的必要手段,不可因患者一般狀態佳而漏掉必要的常規檢查,需依檢查數據糾正不正常的生理狀態。老年人臟器的儲備功能低,應激能力差,使機體內環境處于相對不穩定或失衡的邊緣,應予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