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這種疾病通常多發于那些疾病時間長、病情比較嚴重的糖尿病患者身上。發病初期,糖尿病足并不會發生足部潰瘍癥狀,而是首先表現在血管和神經等方面的病變。因為足部長期供血不足,導致神經傳導障礙,最終將會引起足部潰瘍的發生。周圍神經和血管病變的糖尿病患者,屬于高危人群,我們且稱之為“潛伏期”患者。在糖尿病足的潛伏期如果不能進行有效地治療,就會發展為糖尿病足,后果非常嚴重。
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糖尿病足的潛伏期都有哪些表現形式。
首先,運動神經常見的病變表現。運動神經常見的病變表現有:下肢、特別是足部肌肉逐漸萎縮變形,腳趾發生彎曲畸形,腳掌、腳踝進而受到影響,也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形。最終導致的結果是,患者行動乏力、遲緩,容易感到勞累,失去行動能力。
其次,血管方面常見的病變表現。因為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局部阻塞,長期流通不暢,下肢部位皮膚蒼白,暗淡無光澤。脈動比正常人明顯偏弱,嚴重者甚至感覺不到脈動。另外,少數患者下肢還會伴有間歇性刺痛。
再次,感覺神經的病變表現。糖尿病足患者,在疾病的潛伏期常會有感覺神經方面的一系列癥狀。主要是因為疾病導致感覺神經損傷,神經信號傳導出現障礙,對外界環境的感知不明顯、甚至消失。比如,患者下肢部位尤其是足部麻木、用手壓迫沒有感覺,對外界溫度的冷熱失去了感知力。患者即接觸熱水,或接觸刺骨的冰水,也毫無知覺或者感覺很弱。還有一種癥狀,就是行走起來感覺腳下沒底。這類患者,很容易跌倒或者受傷。
最后,皮膚表層的病變表現。這是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皮膚表層最初期的表現,如果持續發展,后期才會產生產生足部潰瘍。皮膚表層的病變表現有:皮膚脆化、干裂、脫水、失去應有的彈性,色澤暗淡無光,部分患者還會起水泡。
以上幾點就是糖尿病足潛伏期的一些常見的癥狀表現。了解糖尿病足潛伏期的種種跡象,對于預防糖尿病足疾病的發生,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糖尿病患者,應時刻提高警惕,對身下肢部位的任何一點變化都要引起足夠的注意,力求把糖尿病足消滅在初始和萌芽狀態。
【本文由執業醫師 蔣煒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