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中風患者反復被該疾病所困擾,所以中風后最關鍵的一環是防止復發。從理論上講,中風復發是必然的,但如果將復發的時間延長、推遲若干年,將會提高中風病人的生存質量。由于中風的病因和發病機理不同,預防的重點也不一樣。很多朋友不知道該如何有效的預防中風,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求醫小編為我們帶來的中風預防要點總結。
1、注意飲食
中醫講“飲食自倍,脾胃乃傷”。飲食過量不光傷及脾胃,還可以因為胃腸需要足夠的血液來消化食物,而引起心、腦供血相對不足,容易引發中風。
2、起居有節
生活要有規律,逐漸使機體形成一個非常有規律的生物鐘,定時起床、定時吃飯、定時睡覺、定時排便、定時鍛煉等。中老年人尤其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它是使機體得到全面休息和恢復體力的惟一途徑。老年人不宜做劇烈運動,但應作一些溫和的運動。因為人體內有一種高密度脂蛋白粒子(HDL2),它好像人體內的清潔工,負責把沉積在血管壁上的脂肪和膽固醇去掉。這種HDL2只有在進行體育鍛煉后才明顯增加,一旦停止鍛煉,HDL2的濃度很快又降到原來水平。如果長期缺乏鍛煉,體內HDL2處于低水平,脂肪和膽固醇不能及時得到清除,便會沉積到血管壁上,時間一久,就會使血管壁遭到破壞。所以,適當運動對降低血脂預防中風是有好處的。
3、忌煙限酒
除了自己不吸煙外,還要注意不被動吸煙。“讓煙”是落后的待客之道。老人聚在一起,邊抽煙邊打麻將牌則是極不好的衛生習慣。飲酒過量大大有害,也是中風復發的重要誘發因素。
4、穩定血壓
血壓的高低波動對大腦的影響很大,有高血壓病史的中風病人一定要控制高血壓,特別是舒張壓。高血壓患者發生中風的危險性比血壓正常者高3倍。因此,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是預防中風復發的關鍵。在沒有找到其他更好的根治辦法以前,高血壓病患者要終生服藥。
5、心情舒暢
由于大部分的中風發病都有情緒波動的誘因,所以保持心情舒暢是預防中風復發的第一大因素。《黃帝內經》說:“余知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意思是說,憤怒使人氣血上逆;過分喜悅使人之氣渙散而不收;悲傷過度使人正氣消耗而氣虛無力;過分恐懼,可使人氣往下跑,比如形容某人嚇尿了褲子等;過分驚慌失措,會使氣的運行發生紊亂;過分思慮會使正氣留而不行。從西醫的觀點分析,大喜、大怒、大悲等情緒波動可促使體內兒茶酚胺釋放,引起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血糖和血脂升高,繼之發生的是血黏度增高、血液動力學和血管舒縮功能紊亂,最終極易誘發中風。可見,較強的情志刺激對健康不利。
6、勿受寒涼
北方的秋冬季是中風好發季節。曾患過中風的人在秋冬季應注意保暖,不要受寒著涼。
7、注意二便
就是大便不干燥、不腹瀉,小便不能少。中風病人要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必須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夏季更要注意飲食衛生,不能出現腹瀉,如有腹瀉應馬上補液,以免血液濃縮促成腦梗塞。不論有無腹瀉脫水,要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有意識地注意喝水,及時補充水分。口渴了才喝水是錯誤的,對中風病人更是不利。如果機體較長時間處于缺水狀態,就會使得血液濃縮,而誘發中風。
8、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發生中風的危險是非糖尿病者的3倍,長期高血糖對機體會產生極其嚴重的損害并容易誘發中風。
9、不亂用藥
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不要輕易相信各種商業廣告和所謂的“補藥”,盡量減少服用藥物的種類和總量,以減輕肝腎的負擔。
10、定期檢查
定期到醫院做體格檢查,根據檢查結果有的放矢地及時調整預防中風的措施和藥物,而不是盲目地所謂“定期輸液”。如果有條件,可由熟悉本人病情的醫生做長期保健顧問,這是最好的預防中風復發的措施。
溫馨提示
中風后康復的原則是越早越好。病人還在醫院接受治療時,家屬就應該注意對患肢進行保護,重視對患肢的正確擺放,不要讓患肢伸直或蜷曲的姿勢時間太長,一種姿勢保持時間長了,對關節活動將產生不良影響。也不要長時間壓迫患側,這樣可能影響患側血管的暢通。偏癱病人在綜合醫院住院的時間一般只有兩三周,這對于病人的恢復來說遠遠不夠。
【參考文獻:《走出中風病人康復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