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患者在出現肛門息肉癥狀之后,并不太在意,忽視了其治療的重要性。實際上,這樣做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因此,重視肛門息肉的治療,有助于防止肛門息肉的惡變。目前治療肛門息肉的主要方式為手術治療,為了確保療效,術后患者同樣不能掉以輕心,在飲食與護理上也應特別注意。
肛門息肉術后飲食原則
1、術后第1天不能吃任何東西,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拔除胃管后當天可少量飲水,每次4~5湯匙,2小時一次。
2、第2天可以給適量清流質飲食,50ml~80ml/次。
3、第3天給與患者全量流質飲食,每次100~150ml。每日6~7餐,飲食原則為:食物無刺激性,呈液性,少食多餐,每2~3小時進食一次,應該選不宜脹氣,不過甜的食物,如雞蛋湯、米湯、菜湯、藕粉等。餐后最好是平臥20~30分鐘。
4、肛門息肉患者術后如果恢復正常,兩周后可以吃點低脂半流質飲食,如稀飯,面條、餛飩等,每日5~6餐,飲食原則:呈半流質狀,其蛋白質含量達到正常需要量,纖維含量極少,少量多餐。
5、肛門息肉患者飲食以自我感覺無不適,飲食內容以低渣、溫和、易消化為原則,少食多餐,并避免過甜、過咸、過濃飲食,如進食后出現惡心,腹脹等癥狀,應暫停進食。
肛門息肉術后護理原則
1、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酸性體質【譯】:人體體液pH值在7.35 以下,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吸煙,世界衛生組織預言,如果人們都不再吸煙,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癥將減少1/3;其次,不酗酒。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煙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
3、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可見壓力是重要的癌癥誘因,中醫認為壓力導致過勞體虛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引起氣滯血淤、毒火內陷等。
4、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腸息肉。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堿性體質,使細胞增生,突變疾病遠離自己。
溫馨提示
由于肛門息肉一旦出現癥狀,大部分都是息肉比較大,或者息肉已經癌變了,所以說早期檢查對患者來說是特別重要的。早期檢查可以明確的診斷是息肉多大,發展到什么程度,及時的切掉這個息肉,切完之后跟正常人群比較大腸癌的發病率明顯降低。
【參考文獻:《肛腸疾病防治知識問答》《專家解答肛腸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