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早產的寶寶一般身體瘦弱,皮膚薄而發亮,哭聲細微,肌肉無力,體溫偏低,呼吸困難,對各種疾病的感染率明顯增高。照料早產的寶寶,除在維持體溫和避免感染這兩個方面應特別關注之外,還必須格外細心地喂哺。這樣才能彌補先天的不足。所以準媽媽要注意喂養早產寶寶時的要點。
1、媽媽的奶水會根據周圍的環境而產生變化
研究調查發現大部分早產嬰兒媽媽的奶水里面所含的蛋白質是特別豐富,而且還比一般媽媽的奶水多了一些不同的脂肪酸。這是為了幫助早產嬰兒度過最開始最困難的幾個星期所出現的特殊情況,而隨著寶寶的長大,媽媽奶水里面所含的成分就會逐漸恢復到正常奶水的含量。
2、寶寶可能要在出生嬰兒加護病房中度過
你可能會對于寶寶不能夠陪伴在你身旁讓你喂哺母乳會覺得很失望,但請你一定要放心,盡量按照醫生和護士的指導去做,你的奶水還是能夠通過導管和瓶子等輸送到寶寶的身體中。
3、有時醫生可能會加入早產嬰兒奶粉
即使由于母乳是最容易給寶寶消化,對于早產寶寶是最好的,但在某些情況之下醫生和護士還是會在寶寶的膳食中補充早產嬰兒奶粉,增加寶寶所需的卡路里。記住:你的目標是寶寶只吃你的母乳就能夠獲得充足的營養,所以你一定要每個兩至三個小時就吸一次奶水,這樣能夠保證你的奶水的供應量。
4、給寶寶喂哺母乳的過程需要給與足夠的耐性
要讓寶寶能夠順利吃上母乳的道路可能是不平坦的,特別是已經習慣了吃奶粉的寶寶可能會很難適應母乳。如果有需要的話,你可以使用特別的喂哺母乳的工具——帶導管的奶瓶,奶瓶通過導管將你的奶水吸進瓶里,然后寶寶就可以通過奶瓶吃到你的奶水,慢慢地寶寶就能夠順利過渡到能夠自己吸母乳。
5、取得朋友親戚的支持與幫助
對于生病的寶寶和早產嬰兒來說,母乳是最好的營養物質來源。但可能你的親朋好友不能夠理解母乳的所有益處,他們可能會擔心你需要經常吸乳會很麻煩,而且還會建議你轉用奶粉。但其實對于媽媽來說,只要是對寶寶有好處的話,她們都能夠克服一切困難。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給他們解釋你的做法,然后讓他們幫助你爭取吸乳的時間。
6、采用少量多餐的喂奶方法
由于早產兒口舌肌肉力量弱,消化能力差,胃容量小,而每日所需能量又比較多,因此可采用少量多餐的喂養方法。如果采用人工喂養,一般體重1500-2000克的早產兒一天喂哺12次,每2小時喂一次;2000-2500克體重的寶寶一天喂8次,每3小時喂一次。每日的喂奶量不同寶寶差別較大,新生兒期每日可喂奶10-60毫升不等。如寶寶生長情況良好,則夜間可適當延長間隔時間,這樣可以在保證攝入量的基礎上逐步養成夜間不喂的習慣。
7、據寶寶的體重情況給予適當的喂養量
早產寶寶的喂養量及喂養次數。早產兒的吸吮能力和胃容量均有限,攝入量的足夠與否,不像足月新生兒表現那么明顯,因此必須根據寶寶的體重情況給予適當的喂養量。母乳喂養的早產寶寶應該經常稱一稱體重,觀察早產兒體重的增加情況,是判斷喂養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標。一般足月新生兒在最初幾日內由于喂哺不足或大小便排泄的原因,體重略有減輕,這是正常現象。但早產兒此時體重的維持至關重要,要重視出生后的早期喂養,設法防止寶寶體重的減輕。
8、要盡一切可能用母乳喂養
事實上,母乳是早產兒最理想的天然營養食品。早產兒生理機能發育不很完善,要盡一切可能用母乳(特別是初乳)喂養。母乳內蛋白質含乳白蛋白較多,它的氨基酸易于促進寶寶生長,且初乳含有多種抗體,這些對早產兒尤為可貴。用母乳喂養的早產兒,發生消化不浪性腹瀉和其他感染的機會較少,寶寶體重會逐漸增加。
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考慮用代乳品喂養早產兒。首選為優質母乳化奶粉,它成份接近母乳,營養更易吸收,能使寶寶體重增長較快;也可考慮用鮮牛奶喂養,但采用時應謹慎從事,以減低牛奶脂肪含量,增加糖量,使之成為低脂、高糖、高蛋白的乳品。在用代乳品喂養的過程中,要密切注意寶寶有無嘔吐。腹瀉、便秘以及腹脹等消化不良的癥狀。
溫馨提示:母乳喂養寶寶的好處很多,因為母乳中含有易于消化吸收的蛋白質、脂肪、乳糖,還有適量的微量元素、維生素、酶及免疫因子等,是早產兒的最佳食品。但由于早產兒的生理特點,母乳中某些微量元素(鐵、鋅等)及維生素(D、C、B等)的供給不能保證其需求,而這些營養素是保證早產兒智力體格發育所必需的,如不及時添加這些營養素就會造成營養素的缺乏,從而不利于早產兒智力的發育。
【參考文獻:《斯波克育兒經》《早產兒家庭護理全攻略》《嬰幼兒養護宜與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