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疏導
要使病人具備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即自信心。堅強的自信心可促進病人水療的主動性,自覺不懈地配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病人由于病程長,病人大多神經過敏,抑郁或焦眠,思想顧慮較重,通過心理疏導加強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對疾病恢復具有重大意義。
2飲食護理
指導病人及家屬應食用質軟、易消化、少纖維又富有營養的食物,保證病人每日攝入所需的熱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或牛奶、乳制品。對急性發作期和暴發型病人應進無渣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禁食冷飲、水果及含纖維素多的蔬菜。病情嚴重者應禁食并給以胃腸外營養(TPN),使消化道得以休息以利于減輕炎癥,控制癥狀。貧血者按醫囑給以治療。
3藥物護理
對本病常用的藥物的作用原理、用藥途徑、有哪些副反應、藥物的配制要求護理人員均應熟悉,便于更好地協助醫師進行藥物治療。如柳氮磺胺吡啶,其作用可抑制氧自由基的形成,能消除炎癥,副反應有惡心、嘔吐、皮疹、白細胞減少、關節痛甚而蛋白尿。又如應用5-氨基水楊酸灌腸液灌腸,由于此藥性能不穩定,配制上必須現配現用。
4腹瀉的護理
①急性發作期或重癥病人腹瀉次數每日可達10~20次,為減少胃腸蠕動及體力消耗,護理人員應安排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保證病人得以心身完全休息。注意保暖。
②觀察糞便的量、性狀、排便次數并作記錄。如排便次數多,并有脫水及電解質紊亂應及時報告醫師,共同商討補液措施。
③保護肛門及其周圍皮膚清潔和干燥,手紙要柔軟,擦拭動作宜輕柔以減少機械性刺激,便后用堿性肥皂與溫水沖洗肛門及周圍皮膚,減少酸性排泄物、消化酶與皮膚接觸從而減少局部的刺激和不適,清洗后輕輕拭干局部,必要時涂抗生素軟膏以保護皮膚的完整。
5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嚴密觀察病人的體溫、脈搏、心率、血壓變化。有無脫水癥,配合醫師及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腹痛、腹瀉明顯者,經醫師同意可給用阿托品,但須注意大劑量會誘發中毒性巨結腸。對重癥或暴發型病人如出現鼓腸,腸鳴音消失,腹部有壓痛,應考慮中毒性巨結腸并發癥。其他并發癥如大出血、腸穿孔等發生均應及時發現并報告醫師,同時主動采取搶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