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觀點認為急性壞死性胰炎病情進行性惡化的原因是由于脂酶進入血循環,但在治療上應用抑制胰腺分泌和蛋白酶抑制劑并不能取得理想效果。
急性胰腺炎的治療應根據病變的輕重加以選擇,原則上輕型可用非手術療法,以內科處理為主,對重型的膽源性胰腺炎及其繼發病變,如胰腺膿腫、假性胰腺囊腫等需積極支持和手術處理,以挽救生命。
炎癥介質和微循環障礙在輕癥急性胰腺炎向急性壞死性胰腺炎演進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阻斷炎癥介質的作用和改善微循環可降低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的嚴重程度并提高治療效果。
他們將研究重點放在兩個方面,一是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的微循環障礙和血液流變學改變,二是通過抑制炎癥介質提高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的治療效果。
他們對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血液流變學進行了研究,發現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的血流變學有明顯改變是該病不斷惡化的主要原因,選用有關藥物糾正血液流變學異常,可阻斷該病不斷惡習化的病理過程。
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將試驗成果應用于臨床,通過數十例臨床觀察,上述方法可在較短時間內很快減輕病人的疼痛,緩解病情,使病人免受手術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