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滿周歲后,說話時發音不清,首先要推想舌系帶是不是過短?舌系帶是在舌下區,一條縱行的、由一束纖維組織形成的白色薄膜,前面與下頜中切牙間的舌側牙齦,后面與舌腹相連。過短的舌系帶致使舌的活動范圍受到限止,發音困難。
舌系帶短,是一種先天性發育異常,主要表現為舌底下正中處的舌系帶過短,使舌的正常活動受到限止,舌頭因而不能伸長到口外,或往上不能接觸上唇;舌前伸時,因舌系帶短拉著舌頭,使舌頭的背面有小的凹陷,嚴重者影響吮乳,影響語音清楚和學語,人們俗稱為“大舌頭”。
嬰兒時期并不能判定舌系帶是否短縮,由于牙齒還沒有萌出,牙槽嵴也尚未發育,整個口腔底處比較淺,舌系帶的附著點偏前、上等,因此舌系帶有些緊而顯得短縮。但隨著牙齒的陸續萌出,牙槽嵴的發育和舌的不斷運動,舌系帶附著點會逐漸下降,舌系帶會隨之逐漸松弛。
另外,在兒童的學語期,“L”和“R”等音學得也比較晚,不少寶寶固然大部分話都已會說,但只有“花兒”、“姥姥”等發音不清,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尚在發育期的寶寶無法判定舌系帶是否短縮,急于做舌系帶延長術是分歧適的,甚至是有害的。如果有嚴重的吸吮困難,或下前牙萌出后,由于舌系帶短而經常引起系帶發生潰瘍時,才可考慮早期手術延長舌系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