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髖關節脫位了要怎么做呢?髖關節脫位是臀位出生的女嬰較容易得這種病。家長們該如何預防髖關節脫位呢?當發生髖關節脫位時又該如何護理呢?一起來看看小兒髖關節脫位該怎么護理。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一種主要發生在新生兒身上骨科疾病。分髖關節半脫位、髖關節全脫位兩種。具體的發病原因現在還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臀位出生的女嬰較容易得這種病。
髖關節脫位有時在新生兒時期就會出現癥狀,如果發現三四個月大的嬰兒兩條腿外觀不一致,仰臥時其中一條有可能脫位的腿不能完全打開,或者發現他的兩個膝蓋有高低的話,年輕的爸爸媽媽可得趕緊抱孩子去醫院檢查了。
這種病,如果不及時治療 髖關節脫位 的話,寶寶的骨盆日后會向前突出,走路的樣子也會很古怪。當然啦,如果家長發現得早,又能注意一些像尿布的正確墊法等常識,大部分情況下,寶寶能自然地好起來;可是,如果過了3個月仍不見好,就要使用腰帶治療法進行治療,約90%的患兒都會好轉。
孩子到了5—10 歲,遇到滑倒、劈叉、溜冰等情況均可發生后天性的 髖關節脫位 。它是因髖關節過度外展、外旋,使股骨頭與髖臼窩之間發生微小移動,致使關節周圍組織嵌入其中的病癥。相對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而言,后天性脫位發生的概率要高很多,不過,這種急性病通過中醫推拿,經中醫推拿手法復位后,痊愈的機會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