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神經瘤是起源于第八對顱神經的腫瘤,是常見的顱內腫瘤之一,好發于橋小腦角,發展緩慢,病程長,腫瘤緩慢增大易壓迫三叉神經、面神經、聽神經、腦干及后組顱神經,產生相應部位的神經功能障礙。目前采用手術完全切除腫瘤是最理想的治療方法,預后較好。但由于腫瘤位置解剖關系復雜,手術難度大,術中易導致顱神經損傷,出現吞咽困難、飲食嗆咳、周圍性面癱等,致術后容易發生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廣東省中醫院神經外科2003年12月~2006年11月共收治聽神經瘤17例,術前加強患者呼吸道健康知識宣教指導及對術后可能出現的呼吸道并發癥進行嚴密觀察,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減少病死率及致殘率的發生,效果良好,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17例,女10例,男7例,平均年齡47歲,男性患者中3例有吸煙史,都有頭痛、耳鳴及不同程度的耳聾,其中動作不協調6例,面部抽搐、感覺減退8例,嘔吐伴視盤水腫3例,均在全麻+氣管插管下行枕下入路聽神經瘤切除術。
2 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術前主管護士詳細了解患者病情,為其耐心講解手術的大致過程及術前術后應配合的注意事項,并介紹此類疾病手術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的消極、緊張、恐懼心理。(2)患者因頭痛不愿做深呼吸或咳嗽排痰,加上手術麻醉的影響,易發生肺炎。術前護士耐心指導患者做深呼吸運動及有效的咳嗽排痰法,使其熟練掌握,即在排痰前,囑患者先輕輕咳嗽幾次,使痰液松動,再深吸一口氣后,用力咳嗽,使痰液吐出。(3)吸煙患者護士耐心勸其戒煙,告知香煙中的尼古丁刺激呼吸道黏膜會使痰液分泌增多,增加術后發生痰阻氣道的現象,告知其嚴重性,使患者配合,降低術后肺部感染發生率。(4)囑患者術前晚12∶00開始禁食水,以免麻醉中誤吸。
3 術后護理
(1)術后患者均轉入重癥監護病房,設專人護理,麻醉未清醒前采取平臥位,頭偏向健側,患者清醒或病情平穩后枕枕頭,翻身時嚴格遵循軸式翻身法,且動作輕柔平穩,防呼吸中樞受壓引起呼吸驟停。
(2)嚴密觀察病情,隨時觀察患者意識、瞳孔、肢體活動及生命體征變化,若患者出現意識障礙加深、呼吸減慢時,應立即報告醫生,準備行腦室穿刺,并準備好各種搶救物品,如氣管插管、喉鏡、呼吸機等。
(3)術后帶有氣管插管的患者等其完全清醒有咳嗽反射時再拔除,密切觀察其吞咽情況等,早期發現水腫的發生;舌后墜者及時給予氣管插管,并定時檢查,防止通氣道堵塞,有缺氧征象者及時給予氧氣吸入。
(4)由于手術可刺激或損傷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引起咽反射減弱或消失,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咳嗽無力、主動排痰困難,易堵塞呼吸道,造成肺炎和窒息的發生,護士主動及時予以吸痰,定時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行氣管切開。
(5)術后伴有面神經、三叉神經損傷,引起周圍性面癱,感覺功能減退或喪失者,注意患者進食時速度宜慢,食物不可過熱,防燙傷;已出現聲音嘶啞、咽反射消失及吞咽困難的患者,手術后3天暫禁食,必要時給予鼻飼飲食,鼻飼飲食應少量多餐,鼻飼前應檢查胃管的位置;待患者吞咽功能恢復后方可進流質飲食(禁止固體食物),小口進食,進食后用壓舌板或湯匙掏凈口中存留食物,并觀察有無食物吸入氣管的癥狀,且抬高床頭取坐位或半坐位,護士親自給患者喂食。
(6)對已行氣管切開患者,保持病室空氣流通,溫濕度適宜,限制人員探視,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及時清理口腔、鼻腔分泌物,及時吸痰和保持氣道濕潤,痰液黏稠者,遵醫囑應用抗生素加糜蛋酶行氧氣霧化吸入,加強翻身拍背等。
(7)術后患者需要絕對臥床休息或昏迷患者,按時給予口腔護理,嘔吐時保持頭偏一側,并及時給予清水漱口(昏迷者禁忌),保持口腔清潔無殘渣,必要時使用吸管,有利于吞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