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炎癥性外陰皮膚病,有明顯的滲出傾向,一般認為是由第Ⅳ型變態反應引發,其主要特征是多形性皮膚損害、反復發作、對稱發生,瘙癢劇烈,濕疹有結痂,當病情好轉痊愈后,皮膚不留任何瘢痕。
一、外陰濕疹的臨床分型
外陰濕疹可累及外陰及周圍皮膚,癥狀為劇烈瘙癢。
1.急性期
紅斑、水腫、丘疹、水皰成群聚集。水皰可融合、破潰、糜爛、滲出、結痂。病損常對稱分布,較局限并反復發作。
2.亞急性期
糜爛、滲出減少,出現結痂、脫屑。
3.慢性期
經急性階段后,炎癥反應變輕,表現為皮膚肥厚、皸裂、脫屑、伴色素沉著或減退。
二、外陰濕疹的臨床癥狀
1.女性外陰濕疹多發生于大陰唇和陰股溝內,其病程長短不定,發作無規律,平時自覺癥狀不明顯,當就寢或精神緊張時出現劇癢。伴有的瘙癢經搔抓后可繼發感染,出現局部發紅,個別疹子中心出現小膿點。
2.慢性期由于反復搔抓,抓傷處會有少量漿液滲出,病情遷延不愈。在表皮與真皮內引起浸潤與肥厚,皮膚粗糙。可有苔蘚樣硬化,邊界清楚,表面常有糠皮狀鱗屑,觸之較硬或有濕潤痂皮、重者可發生皸裂,活動時有疼痛感。由于血痂和色素沉著,皮膚呈褐色或色素脫失。
3.急性期主要表現為劇烈的瘙癢及外陰呈彌漫性潮紅,皮膚損害呈多形性,無明顯界限。病情進一步發展,皮膚表面出現針頭大小丘疹、丘皰疹或小水皰、基底部充血,損害邊界不清。進而糜爛、水腫、滲出加重。由于灼熱及劇烈瘙癢而搔抓,傷及表皮,招致感染而結痂,同時可伴有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發熱及全身不適等表現。如果治療不當,反復發作可使病程延長而轉為慢性病變。
外陰濕疹以滲出性病變為主,急性期:棘細胞內和細胞間水腫,有海綿形成,水皰內含少量淋巴細胞,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周圍少量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浸潤,表皮角質層有漿液滲出而結痂。
三、外陰濕疹常見并發癥:
外陰濕疹并發細菌或真菌感染。應該對該病癥狀和相關的禁忌進行詳細的了解等。關鍵在于預防,查找病因,去除可能的致病因素。避免使用對外陰皮膚有刺激的藥物和洗劑。盡量保持外陰干燥,避免與過敏物質接觸:如熱水,搔抓、摩擦及刺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