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臥床的病人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高發人群,故凡各種手術后、骨折需臥床者及產后婦女,應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以降低其發病率。那么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要點有哪些?下面就請專家給您介紹一下。
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要點有:
(1) 臥床期間應定期變化體位(每1-2小時1次為宜),避免膝下墊枕、過度屈髖,鼓勵病人進行深呼吸及咳嗽。
(2) 臥床期間應定時做下肢的主動或被動運動,如膝、踝及趾關節的伸屈活動、舉腿等活動,護士應指導并監督、檢查病人的運動情況。
(3) 盡早下床活動,有助于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4) 需長期輸液或經靜脈途徑給藥者,應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靜脈反復穿刺,使用對靜脈有刺激性的藥物時,尤應注意。
(5) 重視病人主訴,若病人站立后有下肢沉重、脹痛感,應警惕有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可能。
(6) 注意患者有雙下肢有無色澤改變、水腫、淺靜脈怒張和肌肉有無深壓痛,必要時需測量兩側下肢相對應的不同平面的周徑,若發現兩側下肢的周徑相差0.5cm以上時,應及時通知主管醫師。
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要點有哪些?通過上面的介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的關于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的知識或者是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專家,最后祝您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