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關注的話題之一,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等于擁有了一半的財富,所以了解一些健康知識,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預防疾病的侵擾,很好的保護自己和自己身邊所關心的人。也可以盡快的走出自己對一些健康誤區,及早的得到正確的治療和護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相關介紹:
1、血壓監測
術后血壓變化是觀察療效的重要指標。患者球囊擴張術或血管內支架植入術后,腎動脈狹窄處得以擴張。由于腎血流量增加,腎灌注壓升高,正常的血流和血壓又進一步維持腎動脈的通暢,致使腎素分泌減少,血壓趨于正常。患者回病房后即刻測量血壓,注意不在有動靜脈吻合瘺的肢體測量,以后每2小時測量一次,24小時后每6小時測血壓一次,動態觀察術后血壓下降的程度。由于患者對較高的血壓產生耐受,注意血壓降低后患者有無頭暈、惡心癥狀,囑其勿劇烈活動。術后急性低血壓是常見而極危險的并發癥,需持續血壓監測,早期發現血壓變化。如血壓過低,及時觀察穿刺部位有無出血,若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予以處理,積極配合搶救。本組術后24h-48h血壓有明顯變化,11例血壓逐漸恢復至正常范圍。本組1例術后第3天再次出現血壓升高,給予口服降壓藥效果不明顯,經超聲檢查為急性血栓,1例狹窄未解除。
2、尿量及腎功能觀察
腎動脈狹窄處經擴張后,腎血流量增加,尿量隨之增加,24小時尿量及顏色是術后觀察的重點。每12小時總結一次尿量,觀察白天與夜間的尿量變化,以及有無血尿、腰痛,同時監測血肌苷、尿素氮。本組11例術后尿量恢復正常,達到700-1800ml/d,血肌苷、尿素氮下降,腎功能逐漸恢復。2例術后第3天血肌苷、尿素氮仍高,腎功能恢復不良。
3、并發癥觀察與護理
(1) 穿刺部位血腫、出血 術中肝素的應用易造成穿刺部位血腫、出血。術后即刻局部壓迫不少于30min,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回病房后用1kg砂袋壓迫8小時。囑患者臥床休息,穿刺側肢體平伸制動24h.每0.5-1h觀察穿刺部位有無出血、滲血1次,同時觀察術側足背動脈搏動情況,皮膚溫度及顏色。本組1例術后4h因活動不當引起穿刺部位滲血,經更換傷口敷料、重新加壓包扎、局部繼續用砂袋壓迫止血后滲血停止。
(2) 感染 手術操作是造成術后易感的因素。護士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房間每日用紫外線消毒2次。保持室內清潔,定時通風。注意保暖,限制探視,做好口腔護理及皮膚護理。嚴密觀察體溫變化,每日測量體溫4次,同時監測血象,如有異常,遵醫囑給予抗生素治療,防止感染發生。本組2例于介入治療后1d出現體溫升高,波動在37.5-38.1C(攝氏度),立即給予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靜脈輸入抗生素等,鼓勵患者多飲水,未產生不良后果。
(3) 動脈血栓形成、再狹窄 為防止動脈血栓形成,術后48h內應用肝素。密切觀察患者有牙齦出血及消化道出血傾向,定時監測凝血4項。如發現患者血壓升高、尿量減少,可能提示有動脈血栓、再狹窄的發生,采用多普勒超聲顯示腎臟血流變化及腎實質顯影,可確診此并發癥。本組有2例于術后3天出現血壓升高、尿量減少,經超聲檢查1例為再狹窄,經二次擴張后腎功能恢復不良,最終進行了腎移植手術;1例為急性血栓,溶栓治療無效,也進行了腎移植。
以上是給大家介紹的一些健康信息,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要是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就請咨詢我們的在線專家,我們的專家會為您做詳細的介紹,最后祝愿大家身體健康,工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