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炎的臨床表現輕重不一,輕型可為亞臨床型,臨床癥狀不明顯,重者可為急性腎衰竭,嚴重程度差別很大。病人大多有前驅感染史,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后潛伏期為1~2周,皮膚鏈球菌感染者潛伏期為3~4周。
輕者可無明顯感染史,僅抗鏈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而腎炎的程度也不取決于前驅感染的嚴重程度。典型癥狀為前驅感染后經1~3周無癥狀潛伏期而急性起病,表現為急性腎炎綜合征,主要有血尿、蛋白尿、水腫、少尿、高血壓及腎功能減退。
1.血尿
常為起病的第1個癥狀,幾乎所有病人均有血尿,40%為肉眼血尿。尿色呈均勻棕色、混濁或呈洗肉水樣,但無血凝塊,酸性尿中可呈醬油樣棕褐色,持續1~2周,鏡下血尿可持續1~6個月,少數病例可持續半年或更久,但絕大多數均痊愈。
2.蛋白尿
幾乎全部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蛋白尿,但多數低于3.0g/d,少數超過3.5g/d,常為非選擇性蛋白尿。部分患者就診時尿蛋白已轉至微量。
3.水腫
常為起病早期癥狀,輕者為晨起眼瞼水腫,呈所謂“腎炎面容”。嚴重時可延及全身,稍有可凹性,少數可出現腎病綜合征,若水腫持續發展,常提示預后不良。
4.高血壓
70%~80%患者出現高血壓,多為輕、中度的血壓增高,偶可見嚴重的高血壓。一般恢復較迅速,高血壓與水腫的程度常平行一致,并且隨利尿消腫而恢復正常。若血壓持續升高2周以上且無下降趨勢者,表明腎臟病變較嚴重。
5.少尿
多數患者起病時尿量減少(<500ml/d),且伴一過性氮質血癥,2周后尿量漸增,腎功能恢復。
6.腎功能減退
極少數由少尿發展成無尿,尿素氮及血肌酐輕度升高,若尿素氮≥21.4mmol/L(60mg/L),肌酐≥352μmol/L(4.0mg/L),應警惕發生急性腎衰。
7.全身表現
患者常有疲乏、厭食、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偶與風濕熱并存。最輕的亞臨床型患者,僅出現鏡下血尿,甚或尿檢也正常,僅血C3呈規律性改變,急性期明顯下降,6~8周恢復。腎活檢有典型病理改變。
8. 免疫學檢查異常
一過性血清補體C3下降:多于起病2周后下降,8周內漸恢復正常,對診斷本病意義很大。患者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滴度可升高。
急性腎炎多見于兒童,男性。通常于前驅感染后1~3周起病,潛伏期相當于致病抗原初次免疫后誘導機體產生免疫復合物所需的時間,呼吸道感染者的潛伏期較皮膚感染者短。本病起病較急,病情輕重不一,輕者呈亞臨床型(僅有尿常規異常);典型者呈急性腎炎綜合征表現,重癥者可發生急性腎衰竭。本病大多預后良好,常可在數月內臨床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