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三十歲的王潔被確診為不孕癥,這個消息在她所在單位的未育女性中引起了不小的恐慌。王潔是個徹頭徹尾的都市女孩,在家門口讀完大學后進入一家國際貿易機構做起了白領,四年前結婚,婚后一直未孕。近日在廣州某醫院的檢查結果卻讓她成為公司第12個明確患上不孕癥的女性。“我們公司一共育齡女性也就20幾個,不會真的有所謂‘都市不孕癥’吧?”對此王潔不無擔憂地說。
都市生活確實容易引發不孕
王潔的擔心并不是多余。據該醫院近半年來收治不孕患者的情況來看,有近六成的患者為都市白領,或在都市生活工作的人。該院不孕不育專家向記者表示,都市生活確實容易引發不孕。“在20年前,我國育齡人群中不孕不育率僅為3%,在世界上屬于較低水平。現在不孕不育率卻在持續上升,成為困擾都市女性的孕育‘殺手’。”
專家分析,現代都市生活中,夜生活豐富、社會風氣開放,容易使女性身體受到損傷,感染炎癥、造成生殖系統病變而導致不孕;隨著都市白領忙于事業成家較晚,加之工作壓力巨大,引發內分泌問題,也會導致不孕幾率的增加;城市中生活環境、飲食環境不斷污染、惡化,也容易引起女性身體器質性改變,導致不孕發生。她認為,大齡結婚生育、工作壓力巨大和身處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這三方面原因不解決,“都市不孕癥”將會越來越多的引起社會關注。
都市白領不必談“孕”色變
既然如此,都市白領有必要談“孕”色變嗎?
“不必!”專家認為,隨著醫學的發展,不孕癥早已不是不治之癥,對都市不孕癥沒有必要過于恐慌。她分析說,都市不孕癥常見有輸卵管因素、排卵障礙問題、宮頸及免疫原因、子宮內膜異位等幾種情況,隨著婦科醫學的不斷進展,上述幾種類型的不孕癥都能得到很好的治療。
專家建議廣大育齡女性,一旦發生不孕,莫要輕易放棄治療,選好醫藥、找對方法完全還有生兒育女的希望。
拒絕不良習慣或能減少不孕發生
不過話又說過來,即使醫學昌明,能夠完全攻克不孕癥,但每位育齡女性都不希望不孕癥在自己身上發生。專家認為,只要合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注重自身壓力調節、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還是可以減少不孕發生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