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神經元損傷是一種較難治愈的疾病,運動神經元病的好發年齡為35以上的男性,要重視其發病癥狀,保證能夠及時控制病情,防止更嚴重的后果,常見的癥狀有以下幾種:
1、高位頸髓傷:高位頸髓傷指頸1~2或枕頸段骨折脫位所引起的頸髓損傷,如該處的生命中樞直接受到壓迫并超過其代償限度時,患者多立即死亡。所幸該處椎管矢狀徑較大,仍有一定數量的存活者。但也可引起四肢癱瘓及因并發癥而發生意外。
2、下位頸髓傷:下位頸髓傷指頸3以下部位的頸髓傷。嚴重者,不僅四肢癱瘓,且胸部呼吸肌多受累,僅保留腹式呼吸。完全性癱瘓者,損傷平面以下呈痙攣性癱瘓。
3、胸段或腰段脊髓傷:胸段或腰段脊髓傷以完全性損傷多見,尤其是在胸段。損傷平面以下感覺、運動及膀胱和直腸的功能均出現障礙。
4、馬尾傷(馬尾傷【譯】:馬尾神經綜合癥是指馬尾神經因受到外界因素發生麻痹,紊亂或功能不全):視受損的范圍不同,馬尾傷的癥狀差異較大,除下肢運動及感覺有程度不同的障礙外,直腸、膀胱功能也可受波及。
5、根性損害:根性損害多與脊髓癥狀同時出現,常因神經根受壓而引起劇烈疼痛,尤以完全性脊髓傷者多見,且常常成為該類患者要求手術的主要原因之一。
6、感覺障礙:脊髓完全損傷者受損平面以下各種感覺均喪失,部分損傷者則視受損程度不同而保留部分感覺。3膀胱功能脊髓休克期為無張力性神經源性膀胱;脊髓休克逐漸恢復后表現為反射性神經源性膀胱和間隙性尿失禁;脊髓恢復到反射出現時,刺激皮膚會出現不自主的反射性排尿,晚期表現為攣縮性神經源性膀胱。
7、反射活動:休克期過后,受損平面以下肢體反射由消失逐漸轉為亢進,張力由遲緩轉為痙攣。脊髓完全性損傷為屈性截癱,部分性損傷呈現伸性截癱。有時刺激下肢可引起不可抑制的屈曲與排尿,叫總體反射。
溫馨提示:如果使病情惡化的話,就會導致呼吸困難,吞咽困難,甚至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健康,可見運動神經元損傷的嚴重性,所以運動神經元損傷這種疾病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參考文獻:《運動神經元病的診斷與治療:神經系統疑難病特色治療》《運動神經元病的診斷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