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主要是感染了狂犬病毒所致,狂犬病毒含5種主要蛋白,即糖蛋白(G)、核蛋白(N)、聚合酶(L)、磷蛋白(NS)及膜蛋白(M)等。糖蛋白能與乙酰膽堿結合,決定了狂犬病毒的噬神經性,能刺激抗體產生保護性免疫性反應。N蛋白導致的抗體不具中和力,可用檢測漿內包涵體有助臨床診斷。
病犬、病貓等動物的唾液中含病毒較多,病毒通過被咬傷的傷口浸入體內。粘膜也是侵入門戶,人也可因眼結膜被病獸睡液沾污、肛門粘膜被病犬觸舔等而獲得感染。此外,偶可通過剝病獸皮、進食染毒肉類而發(fā)病,尚有因吸入蝙蝠群聚洞穴中的含病毒氣溶膠而得病者。
人對狂犬病病毒普遍易感,狩獵者、獸醫(yī)及飼養(yǎng)動物者更易感染。農村青少年與病獸接觸機會多,故發(fā)病者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