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壓力大,很多白領都會患上上班恐懼癥,繁重的工作量,以及累到極點心情我想每個上班族都深有體會。其實只要保持一個好的心態既來之則安之,上班恐懼癥什么的也沒什么可怕。
上班族恐懼癥的護理措施有什么
1、重在保持平常心
休息是一種調節劑,不能過短,也不能過長,假期的時間應該算合適的,之所以有些人在心理和生理上有不舒的感覺,這是環境適應問題。要適時地轉換“角色”,即在長假的最后一天,從“休閑”狀態中走出來,靜心梳理上班后該做的事;假日最后一晚保持充足的睡眠。只要調控適當,就可避免發生上班恐懼癥。
2、適當學會放松
舒適地坐在沙發或椅子上,不要有意用勁,什么也不想,把休息的意念送到全身各部位,并想像相關的肌肉做出相應的反應。先放松腳尖,接下來逐漸向上放松腳腕、小腿、膝蓋、大腿;松弛到肩部后,再轉向兩手指尖,從指尖而手指、手腕、小臂、肘、大臂、肩部;最后,按脖子、臉面、頭部順序放松。全身松弛下來后,轉入調整呼吸。把注意力集中于肚臍一帶,與此同時,緩緩地將肚臍向背部貼近,隨之呼氣。充分呼氣完了后,緩慢而自然地向體內進氣,然后再邊將肚臍向背部靠近、邊吐氣。這樣的呼吸,要盡可能做得緩慢些,寧靜些,在不停地呼氣的同時,心中可以這樣想:“真舒服!”在此過程中,身心將均感舒爽,得到心曠神怡的感受,即使是在焦慮不安時,亦會收到驅散焦躁,鎮定精神,獲得心情舒暢之效。
3、提前進入角色
專家還指出,人的神經系統有個“始動調節”的特點,星期一上班時效率低,人們一下子難以適應快節奏的工作方式有關。因此,在上班的前一天,應有意識地做一些與工作相關的事,如看看書、思考工作的內容等,都有助于盡早地進入工作狀態。
4、多想開心事
患“上班恐懼癥”的多是年輕人,其誘因很多,如分離性焦慮,人際交往困難,在工作上有過委屈、挫折、羞辱經歷等。要預防這些癥狀,可在長假結束后從休閑的狀態中走出來,靜心思考上班后應該做的事情,保持充足的睡眠。除此之外,平日多做令自己開心的事,多找朋友聊聊天,或去空氣清新的地方換換環境,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藥物。
溫馨提示:清晨從悠閑到緊張、從溫暖的家庭到空氣凝結的寫字樓讓人感到有點不習慣,工作很難集中注意力,工作效率也不高。可以給自己安排不用動腦的工作,或者一直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情。輕松面對,既來之則安之。
【參考文獻:《心病誰沒有(升級版)》《內向性格能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