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隨著年紀的不斷增加,老年人身體各個方面的功能都在退化,血管功能開始逐漸下降,表現為:血流循環減慢、血管彈性下降、凝血機制亢進等等,這都使老年人容易出現下肢血管功能障礙。加上老年人靜脈老化,靜脈瓣萎縮,容易在瓣膜下方靜脈竇處發生血小板黏附,形成血栓,靜脈起搏導管和電極也可造成靜脈內膜損傷,這都是老年患上靜脈炎的自身因素。
另外,從外在的誘發因素來看。老年人本身疾患多,很多老人一旦得病恢復很慢,需要長期輸液,多次反復輸液可能造成靜脈血管外傷,進而誘發靜脈炎疾病。如今,由于輸液、外科手術等導致的靜脈炎比比皆是,這也是老年人患病不可忽視的因素。
最后,老年人體力較差,活動較少,血管得不到相應的鍛煉,從而減弱了靜脈回流的肌肉彈力作用,此外,老年人患心臟病的較多,心臟功能較差,心搏出量明顯減少,造成體循環淤血等等,這些無法避免的因素都是老年人易患靜脈炎的重要原因。
老年人患上靜脈炎給患者造成的傷害的,在治療靜脈炎的同時,患者家屬和醫護人員要做好對老年靜脈炎患者的護理工作,那么對老年靜脈炎患者該如何護理呢?
一、認真觀察,合理選擇血管
老年患者常患有多種慢性病,血管條件差,伴有血管神經病變,血管循環不良,血管脆性大,動脈硬化。應根據應用藥物種類、時間來合理選擇血管、穿刺位置、進針角度,原則由上至下,由遠到近,避免靠近關節、硬化、感染、靜脈竇的血管,嚴禁多次反復穿刺一根血管,保證一次成功,避免感染。
二、輸濃度高及刺激性較強的藥物護理
靜脈輸液前10min給老年患者的穿刺部位用熱水毛巾熱敷,能使局部表淺血管擴張充盈,減輕血管刺激疼痛及不良反應。另外使用輸液增溫器后液體的黏度可隨溫度升高而下降,從而使流速增快,減輕對血管壁的刺激,也是預防發生或降低局部癥狀和血管損傷的有效方法。
三、輸液過程中的護理
老年患者常有多種慢性疾病,如反應遲鈍,言語溝通障礙,輸液過程中疼痛、痙攣、滲出,輸液不暢發生率較高。因此要求要熟悉藥物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藥理作用、不良反應、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輸液順序。在輸液中隨時注意沿靜脈走向有無條索狀改變或血管變粗、發紅、硬結等。對在用淺靜脈留置針導致靜脈炎,可用30%硫酸鎂粉加入溫水濕熱敷,每日2次,每次20min,可以減輕局部炎癥、水腫,促進血液循環作用。另外要注意觀察拔針按壓時間要充分,抬高肢體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因輸液時間長引起的不適,避免輸液在小血管內存留時間長,刺激血管引起靜脈炎,也可以防止慢性滲出。
四、心理護理
要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存在的問題,加強溝通,針對老年患者不同心理問題及文化對相關知識的認識程度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使老年患者獲得安全感、滿足感,盡早消除患者緊張、焦慮、恐懼、悲觀情緒,積極配合治療。
老年人為什么容易患上靜脈炎,該如何護理呢?如果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外周靜脈輸液是臨床治療和急救用藥供給營養的重要途徑。尤其是老年患者存在血管條件差或是經常使用一根靜脈反復穿刺,長期輸入較多藥物的刺激,淺靜脈留置針放置時間過長而引起局部靜脈炎的化學特性反應,易造成血管痙攣、靜脈炎等并發癥發生。為了減少老年患者外周靜脈損傷,減輕痛苦,老年患者的家屬和醫務人員要積極的采取各種方法措施,減少各種輸液并發癥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