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經不調不一定與黃體功能不全有關。
月經不調主要表現為月經周期、經色、經量、經質等不規律的變化,并可伴有頭暈、腰酸、小腹隱痛或脹痛、心煩易怒、畏寒喜暖等。月經不調有可能是由于黃體功能不全引起,但不是所有月經不調都是由于黃體功能不全引起。引起月經不調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如:壓力、貪涼、電磁波、便秘、濫用抗菌藥物、蹦迪、吸煙等都會引起月經不調。
2、黃體功能不全一般會引起月經不調。
如果黃體功能不全,則孕激素分泌不足,子宮內膜不能產生正常的分泌反應或各部分內膜反應不一致,勢必影響月經,一般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20余天即來潮,月經頻發,患者不易受孕或受孕后易流產。婦科檢查在正常范圍,測量基礎體溫可以有正常的雙相表現,但排卵后體溫上升緩慢或上升幅度偏低,升高的時間僅維持9~10天,若刮取子宮內膜作切片檢查則為分泌反應不足。另一種黃體不正常的表現是黃體發育良好,但萎縮延長,子宮內膜脫落不全,表現為月經間隔時間常,但經期延長,長達9~10天,流血量多,也有的病人表現為月經的頭3~5天較多,以后持續淋漓難凈。其基礎體溫也是雙相,但下降緩慢,這兩種黃體功能不正常的月經不調都是有排卵的,故醫學上稱為有排卵型子宮功能失調性出血,多見于生育年齡婦女或流產后,足月分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