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瀉疾病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傷害,由于藥效不會很快就顯現出來,很多患者會比較虛弱無力,我們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理患者的身體,下面我們一起學習感染性腹瀉的調理知識。
急性腹瀉的飲食調理
1、急性水瀉期
須暫時禁食,使腸完全休息。必要時由靜脈輸液,以防失水過多而脫水。
2、發病初期
不須禁食者,宜給清淡流質,以咸食為主。
3、癥狀緩解
根據病情調整飲食,排便次數減少,改為低脂流質,或低脂少渣、細軟易消化的半流質。
4、腹瀉基本停止后
選擇合適飲食,可供給低脂少渣半流質或軟飯,少量多餐,以利于消化。
慢性腹瀉的飲食調理
1、低脂少渣飲食
每天脂肪40g左右,過多不易消化并加重胃腸負擔,刺激胃腸蠕動加重腹瀉。故植物油也應限制,并注意烹調方法,以蒸、煮、汆、燴、燒等為主,禁用油煎炸、爆炒、滑溜等。注意少渣,食物纖維多的食物能刺激腸蠕動,使腹瀉加重,少渣飲食可減少腸蠕動、減輕腹瀉。
2、高蛋白高能量
慢性腹瀉病程長,常反復發作,影響食物消化吸收,并造成體內儲存的能量消耗。為改善營養狀況,應給予高蛋白高能量飲食,并用逐漸加量的方法。如增加過快,營養素不能完全吸收時,反而可能加重胃腸的負擔,可供給蛋白質100g/d左右。
飲食禁忌
飲食禁忌一
忌雞蛋、雞湯等葷湯,肉、魚、蝦等高蛋白質食物。因為患腹瀉的寶寶腸道腐敗作用很強,高蛋白質的攝入會加劇腹瀉。
飲食禁忌二
忌牛奶、酸奶。酸奶、牛奶是產氣食物,進食以后會導致腸道內脹氣,使腸蠕動增強腹瀉加劇,故不宜食用。六個月到一歲未斷奶寶寶如要吃奶,可買專門的腹瀉奶粉。一歲以上斷奶寶寶可吃些米湯、稀飯,以幫助恢復消化系統功能。
飲食禁忌三
忌豆類食物及豆制品。如青豆、蠶豆、黃豆、綠豆、豆芽、豆腐、粉絲。這類食品因富含粗糙纖維及豐富的蛋白質,會引起寶寶腸道蠕動增強而致脹氣,并加劇腹瀉。
飲食禁忌四
忌進食含粗纖維素的水果和蔬菜。如香蕉、菠蘿、西瓜、青菜、白菜、毛筍、辣椒、韭菜、紅薯等。因為纖維素有促進腸道蠕動的作用,從而加重寶寶腹瀉。
飲食禁忌五
忌糖。糖進入腸內常會引起發酵而加重脹氣,所以寶寶腹瀉期間,應不吃糖或少吃糖。
治療誤區
1. 濫用抗生素
腹瀉的病因很多,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的腹瀉也不一定完全是細菌引起的。小兒腹瀉多數系病毒感染和消化不良所致(占80%以上),細菌感染而致腹瀉只占少數,但不少兒科醫生常不問青紅皂白,一概用抗生素。這種做法不僅浪費藥材,更嚴重的是使不少患兒毫無必要地遭受抗生素毒副作用的侵害,甚至出現耳聾、腎損害、嚴重過敏反應等。
舉例說明,小孩子常見的秋季腹瀉,就是由輪狀病毒引起,此時如果用抗菌素,不但治不好腹瀉,還會加重腸道菌群的紊亂,延長病程。對于一些因為天氣忽然變化或喂養不當引起的非感染性腹瀉,也根本不用抗菌素,用些腸黏膜保護劑等,一般來說就可以了。只要患兒大便是水樣便,一般都不需服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