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是發生在食管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占所有惡性腫瘤的2%。食道癌的發生與亞硝胺慢性刺激、炎癥與創傷,遺傳因素以及飲水、糧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關。
食道癌在早期往往是無明顯癥狀的,偶有表現為胸骨后隱痛不適者。隨著腫瘤增大,患者會出現進食時吞咽不適或異物感。常表現為進食速度減慢并常需湯水送飯。
數月后因腫瘤進一步增大并阻塞食管腔,患者只能進食流質,當腫瘤完全阻塞管腔時,病人表現為“滴水難通”。從癥狀出現至完全梗阻一般約一年時間。因此,有可疑癥狀時應盡早到醫院檢查。
食道癌的早期癥狀
早期食管癌癥狀多不典型,易被忽略。主要癥狀為胸骨后不適、燒灼感、針刺樣或牽拉樣痛,進食通過緩慢并有滯留的感覺或輕度哽噎感。
早期癥狀時輕時重,癥狀持續時間長短不一,甚至可無癥狀。正是由于癥狀不典型,可有可無,大多數患者都沒能引起注意,以致拖延到中晚期。但只要非醫學專業朋友掌握這些基本常識,多關心自己身體,對疾病早期診斷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食道癌的中晚期癥狀
1.吞咽困難
進行性咽下困難是絕大多數患者就診時的主要癥狀,但卻是本病的較晚期表現。因為食管壁富有彈性和擴張能力,只有當約2/3的食管周徑被癌腫浸潤時,才出現咽下困難。
因此,在上述早期癥狀出現后,在數月內病情逐漸加重,由不能咽下固體食物發展至液體食物亦不能咽下。如癌腫伴有食管壁炎癥、水腫、痙攣等,可加重咽下困難。阻塞感的位置往往符合手癌腫部位。
2.食物反應
常在咽下困難加重時出現,反流量不大,內含食物與粘液,也可含血液與膿液。
3.其他癥狀
當癌腫壓迫喉返神經可致聲音嘶啞;侵犯膈神經可引起呃逆或膈神經麻痹;壓迫氣管或支氣管可出現氣急和干咳;侵蝕主動脈則可產生致命性出血。并發食管-氣管或食管-支氣管瘺或癌腫位于食管上段時,吞咽液體時常可產生頸交感神經麻痹征群。
體征
早期體征要缺如。晚期可出現打呃、吞咽困難。并且由于患者進食困難可導致營養不良而出現消瘦、貧血、失水或惡病質等體征。
當癌腫轉移時,可觸及腫大而堅硬的淺表淋巴結,或腫大而有結節的肝臟。還可出現黃疸、腹水等。其他少見的體征尚有皮膚、腹白線處結節,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食管癌的轉移
1.淋巴結轉移
食管的淋巴道轉移較常見,約占病例的2/3,產生一般較早,首要見于食管旁淋巴結、肺門淋巴結、鎖骨上淋巴結及賁門淋巴結,轉移以低分化鱗癌及未分化癌多見,轉移部位與食管淋巴引流方向有關,上段食道癌可侵犯食管旁、喉后、頸深和鎖骨上淋巴結,如出現聲嘶,多由于轉移淋巴結壓迫喉返神經。中段食道癌常產生食管旁或肺門淋巴結轉移,也可向上或向下轉移。
2.血行轉移
轉移一般產生較晚,食道癌的血行轉移較少見,常見轉移部位有胃、肝、肺、腎、胸膜、腹膜、腎上腺及胰腺等,以肝及肺較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