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通常是肝炎后肝硬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肝癌排世界腫瘤死亡的第3位。臨終關懷是一種對已失去治愈可能性的病人,從醫學、心理、精神等各個方面進行關心治療和照護的活動。其目的在于給臨終病人減輕精神上和肉體上的痛苦,提高他們最后的生命質量,為他們的人生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1、心理護理
肝癌患者到了晚期,知道自己到了生命的最后階段,無法接受將要失去親友、永遠離開人間的現實,加上診治過程中的不良反應和無法忍受的癌性疼痛,常表現得十分憂郁、焦慮,生活無規律,注意力不集中,食欲減退及疲勞,因此,護士要盡量使患者保持希望,接受治療,堅持活下去,給予心理關懷,控制疼痛,提高患者生命最后期的質量。
2、疼痛護理
肝癌晚期因腫瘤組織壞死可引起腫瘤區疼痛。護士在加強病情觀察的同時,要做好患者的安慰工作。對于疼痛不能耐受時,密切觀察疼痛的部位、性質、程度,以便和其他并發癥引起的疼痛區分開來,必要時按醫囑使用止痛藥。
3、飲食護理
肝癌晚期飲食上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的調配,增進肝癌晚期病人食欲。給予無刺激易消化的飲食,溫度要適宜,進食速度宜慢,肝癌晚期病人可以食用一些中藥粥,如黃芪粥、紅棗粥等能補脾益氣。飯后半小時勿平臥。肝癌晚期患者禁食油膩或煎炸食物。嘔吐者可給予止吐劑,必要時給予全靜脈營養支持。
4、基礎護理
晚期肝癌患者免疫力低下,體質差,長期臥床易發生壓瘡和其他疾病。因此,更要加強基礎護理。基礎護理強調創造整潔、安靜、舒適的休養環境;作好褥瘡的護理,防止褥瘡的發生,減少感染機會;在靜脈輸液或營養時,選擇靜脈要做到先遠后近,先細后粗,先難后易,防止后期因病人機體消耗導致無法靜脈輸液營養。
5、消除絕望心理
通過觀察、交談、調查、心理測試等,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談虎色變”。醫護人員應采用勸導、啟發、鼓勵、說服及培養興趣等方式以消除絕望心理,增強抵御疾病的能力。
6、消除“兩空”心理
多數患者認為癌癥治療終究是人財兩空。在治療與費用上產生內心矛盾。既想治病延長生命,又十白費用大也無濟于事,給家庭造成經濟負擔過重。對醫療費用大,時間長等采取相應措施,同時要同情、耐心地聽取病人的要求和訴說,盡可能給予解決。實踐證明,給病人疏泄是心理治療與護理的關鍵。
7、做好善后護理
尸體護理是對患者實施完整臨終關懷的最后步驟,是整體護理的具體表現。護理人員提供家屬與死者最后訣別的機會,或指導、允許家屬共同料理尸體,聆聽家屬表達悲哀,并協助選擇適當的地點和給予一定的時間,讓家屬徹底發泄內心的悲痛,以減少對健康的影響。
溫馨提示:對迫切了解病情的病人,應尊重其求知權力,采用合適的委婉的語言將診斷結果及預后告之病人,縮短其期待診斷的焦慮期。告知的目的不是宣告診斷,而是通過告知,使病人認識癌癥,用意識調動行動,同癌癥進行斗爭。在告知后要不失時機地給予心理援助,避免病人獨自承受痛苦,通過正向引導,使病人面對現實,利用生的欲望調動潛在力量,使其余生更充實,提高生命質量。對不愿知道診斷的晚期病人,醫療人員應協助家屬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合理隱瞞,以防病人“精神崩潰”,至病情急轉而下。
【參考文獻:《癌癥中醫保健》《肝病養生保健知識》《消除肝癌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