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指排便次數比正常人增多,糞便稀薄或有粘液和膿血。腹瀉對人體的健康極為不利。腹瀉可使人體水分和電解質大量喪失,并降低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從而使人體能量供給不足,出現頭暈眼花、四肢無力、心慌氣短等癥狀,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腹瀉的日常護理。
1、注意飲食衛生
飯前便后洗手;外出就餐自備碗筷或使用一次性餐具;隔夜食物要充分加熱煮沸后再吃;廚房所用的砧板要生、熟分開,防止生、熟食物交叉污染;不吃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等;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吃病死的牲畜和家禽;不喝生水;應食用煮燒熟爛的飯菜,尤其是水產品、肉類,一定要煮熟燒爛。
2、胃部保暖
要注重腹部保暖,避免著涼,可以經常使用暖自帶、熱水袋等在腹部溫護,寒冷季節要及時添衣,夏季乘涼也不宜袒露腹部。寧可暖些,不可受寒。
3、常喝淡茶水
茶葉中含有茶堿、躁酸、維生素等多種成分,可以起到止瀉解毒的作用,并且可以糾正腹瀉造成的水分不足。
4、心情開朗
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可影響胃腸道功能。所以,培養良好的心理狀態,開闊心胸,調節情志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就餐的時候,切忌惱怒生氣。
5、及時治療
出現腹瀉后,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并留置糞便標本送醫院化驗檢查,以查明腹瀉原因。如果腹瀉伴有發熱、重度失水的,應及時補充水分,住院進行治療。
6、飲食配合
腹瀉病人應注意飲食的配合,總的原則是食用營養豐富、易消化、低油脂的食物。急性腹瀉伴有嘔吐的,如急性胃腸炎,應禁食一天。病情較輕者可以吃流汁、半流汁食物,如米湯、稀飯、面條,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
7、補充水分
病人在治療期間要多喝水,最好是喝淡鹽水、果汁,以防止病人由于腹瀉出現脫水現象。如果病人由于腹瀉出現了皮膚發皺、缺乏彈性、眼窩下陷等癥狀,要考慮送醫院注射葡萄糖。
8、合理休息
腹瀉病人要注意臥床休息,以減少體力消耗和腸蠕動次數。另外,還要注意病人的腹保溫,受涼會使病情加重。
溫馨提示
小兒腹瀉后,肛門周圍皮膚會發紅,嚴重者局部破潰、發炎。因此,對小嬰兒要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后,要用溫水清洗屁股,以防尿道感染及臀炎。避免用紙巾或濕布用力擦拭,以免造成局部皮膚損傷。如果臀部已經發紅,應清洗后涂一些鞣酸軟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