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疾病是現在很常見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肥厚型心肌疾病在日常生活中發病率極高,疾病在生活中怎么進行良好的預防手段,完全取決于了解疾病常識的程度有多少,重視它的程度有多深,為了更好的幫助大家,然而肥厚型心肌疾病更是如此,復發性很高,了解常識非常有必要。那么下面由專家進行相關知識的詳細講解:
選擇適當的運動訓練對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十分有益。謹慎的運動訓練可通過充分的外周性血管和肌肉骨骼系統的適應而明顯地改善工作的耐力,從而能使一個完全依賴他人的患者有可能獲得生活自理的能力,甚至恢復以往的職業活動。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應特別注意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和強度進行鍛煉,多要防止因不恰當的運動而導致心律失常和猝死。
終末期的心肌病,主要是擴張型心肌病,常是心臟移植手術的適應癥,術前的康復活動治療應屬禁忌。在心臟移植術后,合適的運動訓練對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至關重要。家庭康復一般在術后3~4周恢復期開始,最短的康復期為3~6個月,直至患者恢復優質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家庭康復需有醫生定期進行指導,并根據心功能恢復情況調整康復計劃,以期能達到既安全又有效的目的。鍛煉形式可多種多樣,從自理生活開始,到散步、騎自行車、打太極拳、游泳及氣功等。運動應從低強度開始,循序漸進,切忌進行過度的活動和鍛煉。家人應督促患者積極堅持長期的恢復鍛煉,以保持長久良好的手術效果。運動持續時間一般為30~60分鐘,每周3~5次,須因個人情況差異而有所調整。
心肌病患者合并心力衰竭時,對于輕、中度心功能不全的病人,目前認為康復運動仍然安全有益。現在心力衰竭病人參加運動鍛煉者日益增多。步行是最簡單和普遍的方式,運動前應有熱身準備期,運動結束時也要有相應的緩和期,運動中出現呼吸困難、胸痛、疲勞加重等癥狀,均應減少運動量或暫停運動。心力衰竭患者康復運動收效比無心功能不全者慢,尤其是老人,故應有耐心。心肌病合并腦栓塞者常有一側肢體偏癱,家人應每天幫助其活動病側手、腳的各個關節,防止出現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同時也要鼓勵患者主動鍛煉一側的肢體,有條件配合理療、針灸和按摩等方法效果會更好。
以上文章就是有關這方面問題的介紹,相信讀者和患者朋友一定有所了解,對您肯定也能有所幫助。在此,專家建議患者和家屬,病發原因還是要去醫院進行科學規范的檢查之后才能確定,建議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以便查明原因后能夠及時針對性的治療,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給您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更大的影響。當然如果您還有其他想要了解的問題,可以點擊我們的在線咨詢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