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癲癇病是有著一定的必要性的,癲癇患者在長期經受打壓折磨下,肯定是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心理特征,而這些心理特征又在時時刻刻的提醒著癲癇病患者自己是個病人,使得癲癇病患者時刻活在癲癇里,出現嚴重的病態體。
而癲癇的心理問題是會直接影響到癲癇病的正常治療的,所以在治療癲癇病的同時一定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治療,只有在心理達到同樣健康的時候才是真正治好了癲癇病。
而在護理的時候,要注意不要進入癲癇病的心理護理誤區,錯誤進行心理指導,這樣對癲癇病的治療會產生很大的偏差,所以一定要避免癲癇病的心理治療誤區。下面就來從癲癇病患者心理特征、心理治療、心理護理誤區這三方面來介紹一下,心理治療癲癇病的常識。
一、癲癇病患者的心理特征
(1)憂郁
這本身就是一種發病因素,一旦患了癲癇,憂郁的特征就更加明顯,心理負擔加重,悶悶不樂,心情不暢,時間稍長,會形成較嚴重的精神抑郁癥,給患者造成生活痛苦,也會影響治療效果。
(2)自卑
一般地講,常見有來自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患者自己,因為癲癇發作不分時間、不分地點、不分場合,發作稍多,患者自己形成病態心理,產生較嚴重的自卑;二是社會壓力,生活在患者周圍的人,有意無意之間給患者造成心理傷害,更不要說社會歧視給患者造成的精神負擔了,甚至即使是患者親屬或周圍的人對他的過分照料、保護,也會使患者產生自卑感。
(3)孤獨
有時患者意識到自己是個癲癇病人,工作、生活、學習等方面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和正常人一樣了,于是便陷入孤獨,不愿和大家在一起,不愿參加集體活動,喜歡一個人呆著。特別是處于青春期的患者,孤獨感更強烈些。
(4)悲觀
由于上述幾個特征存在,患者受到極大的心理創傷,是產生悲觀情緒的一個原因。癲癇是一種難治的病,長時間治療,對患者身心都造成了嚴重傷害,動搖了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甚至使患者產生絕望心理。
二、癲癇患者的心理治療
1、使癲癇患者的心理精神愉快,心情舒暢,使患者建立起積極治療的信心,讓他明白癲癇病不是不治之癥,這就相當穩定了他的精神支柱,在這個前提下,他才能做出努力,像正常人一樣愉快地生活,保持最佳精神狀態。
我們的社會要支持、幫助癲癇病患者積極治療,盡量康復,這是全社會的事。
2、要尊重患者人格,不要有歧視心理和行為。因患者本人有自卑心理,因此我們更應該處處照顧和安慰他們,把他們當成正常人看待。
社會上有些人喜歡在公共場合議論病人的情況,有些人喜歡在背地里說長道短,這是患者最忌諱的。這種不負責的行為往往使患者變得更加孤僻,自卑感更重,遠離人群,遠寓組織,不愿參加集體活動,使他們病情加重。
3、要伸出友誼的手,在生活工作中,照顧患者,使他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病人往往在公眾場合發病,這一點是在所難免的,這種時候就需要周圍人們幫助和照料了。
如果患者周圍的人都能把這當作自己的社會責任,努力盡心地去做,則會在無形中協調患者和周圍人群的關系,增強他戰勝疾病、熱愛生活、努力學習,努力工作的信心,成為-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也不會成為社會的負擔。
三、癲癇病的心理護理誤區
1、多數癲癇病患者擔心能否結婚生育。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同時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隱瞞自己的癲癇病情,造成自己的心理負擔,加重患者的心理疾病,這是很不好的。
其實,癲癇是一種多因素引發的疾病,除非有家族遺傳史,如果合理的服用抗癲癇藥物,注意生活中的預防保健工作,癲癇患者是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結婚生育的。
2、不接觸社會就是好的。這是錯誤的。很多患者擔心上學或工作會加重癲癇,其實,對很多患者來說,學習、思考、記憶等不會誘發癲癇發作,患者不能因為患有癲癇病,就不學習不工作,不參加任何活動,這樣是不正確的。
這樣做只會造成患者的心理問題更加嚴重,越不與人接觸,就越不愿意敞開心扉,患者應注意。作為家人、朋友應該督促患者走出去,多多接觸社會。但是在學習上工作上也不要過于強調結果,這樣會造成患者心理上的壓力。
3、對于兒童癲癇病患者。癲癇患兒常常受到家長的過分照顧和重視,也有的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歧視,這兩種現象均對患兒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家長和老師、同學們要正確對待他們。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學習能力,這對于兒童患者養成自信很有幫助。
以上就是從癲癇病的心理特征、癲癇患者的心理治療以及癲癇病的心理護理誤區這三個方面對心理治療癲癇病的常識的介紹,對此您是否已經明白了呢?癲癇患者在出現癥狀的時候就應該接受正規的治療,同時也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治療,避免癲癇病患者的心理特征的產生,而患者、家人在做癲癇病護理的時候,也要注意患者的心理護理,但要避免進入心理護理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