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一種臨床綜合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保健護理的方式有很多種,它是一種較頑固的腦部疾病,容易反反復復,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一種腦功能障礙性疾病。
均以在病程中有反復發生的大腦神經元過度放電所致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征,以肌肉抽搐和(或)意識喪失為其重要表現,另外還可表現為感覺、運動、行為、自主神經(植物神經)等方面的障礙,具有發作性、復發性及通常能自限等特點。
(一)一般護理
1.癲癇發作時,抽搐肢體產生不可抗拒力,強行按壓易致骨折,僅關節處稍加保護。
2.許多生理因素可促使癲癇發作,內分泌特別是性腺功能對癲癇發作有一定影響,如月經期或妊娠期發作頻繁,需加以注意。
3.癲癇可突然發作,故平時亦絕不能口腔測溫。床旁需放防護架,以免突然發病墜床。
4.持續大發作后由于腦缺氧可產生彌漫性腦細胞變性、水腫,應予吸氧。
(二)用藥護理
注意觀察用藥療效和不良反應。藥物用到一定量時可作血藥濃度測定,以防藥物的毒副反應。各種抗癲癇藥物都有多項不良反應。因此,服藥前應作血、尿常規和肝、腎功能檢查,以備對照。服藥后除定期體檢外,每月復查血象,每季度作生化檢查。
(三)心理護理
建立自信心,排除自卑感,癲癇患者自身極為痛苦,除非腦部有嚴重病變,癲癇患者在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與正常人沒有區別。
但原發性癲癇患者自幼發病,長期以藥控制,智力常受影響,學習、工作亦困難。至少年期,自卑情緒更甚。
成年期考慮問題復雜,情緒悲觀,常形成一種癲癇性格,孤獨、怪僻。已婚患者,又常憂慮疾病是否會遺傳給后代。護士應從多方面多層次關心患者,使其充滿治愈信心。
(四)對癥護理
1.根據情況,遵醫囑給藥物控制。
2.連續抽搐易導致呼吸、循環功能障礙,應及時吸出痰液和口腔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并做好口腔護理。 3.如高熱應予藥物及物理降溫。
4.發現精神運動性發作,需嚴加監護,防止自傷及傷人。
5.由于抽搐體力消耗很大,應盡早給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和易消化飲食。
6.發作時不能強行喂食,應鼻飼??蛇m當補液以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五)密切觀察病情
1.觀察患者發作情況(如意識是否喪失,突然跌倒,張口尖叫,呼吸暫停,面唇青紫,瞳孔大小,尿、便失禁等),發作次數(幾小時內發作幾次),間歇時間(每隔多少時間發作作1次),發作過程(從發作開始觀察全過程狀況)。
2.了解藥物治療后發作間歇有何變化。
3.注意癲癇持續狀態??芍潞粑?、循環功能變化,并可有高熱,發病清醒后也可有精神異常。
4.應同時觀察心率、血壓、反射、瞳孔等變化。詳細記錄在觀察單上,以供醫生了解情況。
(六)合并癲癇持續狀態的護理
(1)防止口舌咬傷和舌后墜
牙關緊閉者使用開口器,口中放置牙墊,有舌后墜者使用舌鉗將舌頭拉出。口唇發紺者(口唇發紺者【譯】:口唇發青發紫的人。)給予鼻導管吸氧。
(2)保持呼吸道通暢
將患者頭偏向一側,及時吸出口腔和鼻腔內的分泌物。解開患者的衣領、腰帶,取出義齒。并發呼吸功能衰竭者,可給予經鼻氣管插管術,進行吸痰和人工輔助呼吸。
(3)防止墜床和創傷
放置床檔,防止患者在發作時墜床;切勿用力按壓肢體,以防止骨折和軟組織損傷,用約束帶約束患者,防止自傷。并發高熱者給予物理降溫,有條件的給予冰帽或冰毯降溫。
(4)強直期防護
注意防止頸椎壓縮性骨折或下頜脫臼,可一手托著患者枕部稍用力,防止其頸部過伸,一手托下頜,以對抗其下頜過張。
(5)患者意識恢復時,可給予口服抗癲癇藥物
意識障礙者給予鼻飼抗癲癇藥物。讓患者舒適、安靜地入睡,如果有精神行為異常,有條件時可給予肌注或靜點魯米那鈉或地西泮等鎮靜劑。
溫馨提示
按醫囑定時服用抗癲癇藥,切勿驟停、驟減和隨意調換藥物,以防發作加重或癲癇持續狀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