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感冒吃什么食物?得上熱感冒一般不需吃感冒藥,還是那句老話:多休息,多喝水就足夠了。一般來說,一周后會自愈。當然飲食方面也有要注意的:
飲食宜清淡。感冒者大多食欲不振,此時多吃點粥類、湯類的清淡飲食既開胃,又有利于保持體力。不要因為燥熱過多食用冷飲、冰水,這只會刺激喉嚨和氣管,使感冒加重。
風熱感冒者應忌食下列食品。
桂圓 俗稱龍眼肉,性溫,味甘,有溫補氣血的作用,故風熱感冒者切忌食之。《本草匯言》中指出:“甘溫而潤,恐有滯氣,肺受風熱,咳嗽有痰有血者,又非所宜。”《藥品化義》亦云:“甘甜助火,若心肺火盛,皆宜忌用。”因此風熱犯肺的感冒咳嗽者尤忌。
大棗 性溫味甘,能補氣養血,但易助痰濕,斂外邪,故風熱感冒者忌食之。《隨息居飲食譜》中指出:“凡溫熱、暑濕諸病前后,……并忌之。”《本草經疏》亦云:“患痰熱者不宜食。”《飲食須知》中還說:大棗“助濕熱,患寒熱人不可食。”風熱感冒之人實為外邪熱邪為患,故當忌之。
荔枝 性溫,味甘酸。《食療本草》中指出:“多食則發熱。”《本草綱目》也認為:“火病人尤忌之。”故風熱感冒發燒者切忌食用。
櫻桃 性溫味甘,有益氣作用。《日用本草》中說:“其性屬火,能發虛熱喘嗽之疾,小兒尤忌。”《飲食須知》亦云:“味甘澀,性熱,有寒熱病人不可食。”所謂“寒熱病人”,多指感冒風熱者,尤忌食用。
狗肉 性溫,為溫補助陽食物。《本草經疏》中說:“發熱動火,生痰發渴,多痰多火者慎勿食之。”風熱感冒發熱咳嗽痰多之人,自當忌食。
羊肉 為溫補性食物,風熱感冒之人切勿服食。清·王孟英早有告誡,認為“時感前后均忌”。所謂“時感”者,即感冒期間,外邪未解,皆不宜補。風熱感冒發熱之人,法當忌食。
胡椒 性熱,味辛。《本草綱目》中指出:“胡椒大辛熱,純陽之物,……辛走氣,熱助火,此物氣味俱厚故也。”《飲食須知》亦云:“胡椒性大熱,有實火及熱病人食之,動火傷氣,陰受其害。”故凡熱病,包括風熱感冒發燒者,食之益增其疾,切忌食用。
花椒 味辛性溫,風寒感冒固宜,但風熱感冒之人,切忌食之。《本草經疏》中說:“肺胃素有火熱,或咳嗽生痰,……咸不宜用。咳逆非風寒外邪壅塞者不宜用。”所以,風熱感冒發燒咳嗽者食之,無異于火上加油,助其風熱火邪,促使發燒咳嗽更劇,自當忌食。
砂仁 為辛熱調味食料,能開胃行氣。《本草經疏》中指出:“砂仁本非肺經之藥,若咳嗽多緣肺熱,此藥即不應用矣。”外感風熱,邪熱犯肺,發燒咳嗽者,亦當忌食。
丁香 為常用藥食兼用之品,性溫味辛,有溫中行氣的作用。《本草經疏》中說:“一切有火熱證者忌之,非屬虛寒,概勿施用。”風熱感冒者不屬虛寒,而為熱證,理當忌食。
雞蛋 性味甘平,乃補虛之物,凡感冒期間,皆不宜補。《隨息居飲食譜》中即有“諸外感,皆不可食”的告誡。所以,無論風熱感冒或是風寒感冒之際,皆當忌之。
海參 性溫味咸,能滋陰益精養血。《本草求原》中還說它“潤五臟”。但感冒期間,外邪未解,皆不宜補。所以清代食否醫王孟英就有告誡:“誨參,……客邪未盡者,均不可食。”無論風寒感冒或是風熱感冒期間,皆當忌之。
雞肉 甘溫補益之物,感冒期間忌食補品,以防閉門留寇。《醫林纂要》中曾說:雞肉“肥膩壅滯,有外邪者皆忌食之。”《隨息居飲食譜》亦云:“凡時感前后,……皆忌之。”
甲魚 甘潤滋膩,有斂邪之弊,多食易加重上呼吸道感染者的病情,可使表邪不易疏解,感冒難以治療,咳痰不易清除。凡感冒期間,無論風寒或是風熱感冒之人,皆不宜吃。正如《隨息居飲食譜》中所言:“時邪未凈者,切忌之。”
此外,風熱外感者還應忌吃生姜、肉桂、辣椒、蓽撥、食茱萸、蓽澄茄、大茴香、小茴香、鵝肉、羊肉、牛肉、阿膠、人參、黃芪、胎盤等。
熱感冒吃什么食——風熱感冒常用飲食療法有:
(1)桑葉薄荷飲 桑葉5克,菊花5克,薄荷3克,苦竹葉30克。將上藥用清水洗凈,放入茶壺內,用開水泡十分鐘即可,隨時飲用。本品對風熱感冒既有辛涼解表作用,又可做為預防茶劑飲用。
(2)銀花薄荷飲 銀花30克,薄荷10克,鮮蘆根60克。先將銀花、蘆根加水500毫升,煮15分鐘,后下薄荷煮沸3分鐘,濾出加適量白糖,溫服,日服3~4次。本飲劑解熱作用較強,適用于風熱感冒發熱咽干口渴突出者。
(3)粉葛豆豉粥 粉葛根10克,淡豆豉10克,蔥白3莖(洗凈),麥冬10克,粳米50克。將粉葛根、淡豆豉、麥冬放入砂鍋中,加水500毫升,置火上煮沸約5~10分鐘,濾去渣,于藥汁中放入粳米,同煮為稀粥。將蔥白切成短節,于藥粥將成時放入,攪拌即成,溫服。本粥中葛根、豆豉、蔥白解表祛邪,麥冬、粳米養陰和胃,有祛風和緩、解熱不猛、養陰不膩的特點,是風熱感冒的飲食佳品。
(4)桑葉枇杷粥 桑葉18克,枇杷葉10克,甘蔗100克,生茅根30克,薄荷6 克,梗米60克。將上述藥物洗凈切碎,加水適量,煎煮取汁,入粳米煮至米花粥稠,趁熱服。每日1劑,連服3日。桑葉、茅根、薄荷清熱生津,枇杷葉肅肺止咳,甘蔗、梗米生津益胃,適用于肺胃蘊熱、外受風熱的感冒病人。
(5)發汗豉粥 淡豆豉20克,荊芥6克,防風6克,山梔3克,生石膏60克,生姜3片,蔥白2莖,粳米100克。先將上述各藥入砂鍋煎沸后煮約5~10分鐘,濾汁去渣,再放入粳米,同煮為稀粥。本方以辛涼解熱為主要療效,適用于風熱較重、高熱不退、頭痛無汗、咽干口渴、脈浮數有力的病人,療效顯著。
熱感冒吃什么食物,以上是簡單介紹,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