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的疼痛嚴格意義上來講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生理期前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疼痛,一般在生理期過后就會好轉,并且不會有腫塊等情況的出現。另外一類則是病變性的疼痛,這類的患者也因為不同的病變,疼痛的嚴重程度會有不同。該病根據病情的不同,其表現出來的癥狀也不相同,因此對于兩種類型還需相鑒別。
乳房脹痛常見的癥狀表現
(一)經前乳房脹痛
約有2/3以上的婦女在月經來潮前有雙乳脹痛或不適感,整個乳房脹滿、發硬、壓痛,原有的顆粒狀或結節感更為明顯,這屬于生理現象。多數婦女脹痛不嚴重,可以忍受;少數敏感者在乳房受輕微的震動或碰撞時即感到脹痛難忍,甚至不敢走路、著衣,終日手托雙乳。這主要是由于月經前1~2周其體內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細胞增大、乳腺間組織水腫而引起的。
月經來潮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上述變化消失,乳房亦隨之松弛柔軟,脹痛頓然消失,下次經前癥狀又重復出現。
(二)孕期乳房脹痛
停經40天后乳房有脹感,重者可能有乳房、乳頭痛感,可持續整個孕期。這是由于胎盤、絨毛分泌大量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使乳腺增生、乳房增大所致,也是為哺乳所做的準備工作,屬生理現象。
(三)產后乳房脹痛
產后3天雙乳脹滿、疼痛、出現硬結,甚至延及腋窩部的副乳腺,伴有低熱,這主要是由于乳腺淋巴潴留、靜脈充盈和間質水腫以及乳腺導管不暢所致。一般至產后7天乳汁暢流后,痛感多能消退。
(四)人流后乳房痛
人工流產后,有些病人主訴乳房痛,并可觸及乳房腫塊,若癥狀出現與人流相隔時間稍長,人們往往會忘記或忽略此種癥狀與人流有關。人流不同于自然分娩,后者是瓜熟蒂落的自然過程,而人流是人為干擾的非常狀態。
一般停經4周后乳房開始發脹、飽滿、增大,乳腺逐漸發育。當妊娠突然中斷、激素水平急劇下降時,剛剛發育的乳腺就會突然停止增長,細胞變小,腺泡消失,而這種集聚復原常是不完全、不均勻的,像初生的嫩葉不易萎黃脫落一樣,因而會造成乳腺腫塊及乳房疼痛。
(五)乳腺增生性乳房痛
乳腺增生病為乳房疼痛的最常見原因,約80%以上的乳腺增生有不同程度的乳房痛。其疼痛部位與腫塊位置常不一致,經常向腋下、肩背部放射,可受月經、情緒、天氣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常有自動緩解或無規律的陣發性發作。
乳房內可摸到邊界不清、大小不等、質地硬韌、活動度好的腫塊,有的腫塊表面呈顆粒狀。本病占乳腺疾病的2/3以上,好發于35~45歲,特別多見于高齡未婚、未生育、未哺乳、精神抑郁、有性功能障礙的婦女。發現以上情況后應請醫生體檢,排除癌腫,定期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