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瘤一般生長緩慢。發生在面部皮下的纖維瘤為無痛性腫塊、質地較硬、大小不等、表面光滑、邊緣清楚,與周圍組織無粘連,一般括動度較好。發生在口腔的纖維瘤較小,呈圓球形或結節狀,可能有蒂或無蒂,腫瘤邊界清楚,表面覆蓋有正常黏膜,切面呈白色。口腔內纖維瘤多發生于牙槽突、頰、腭等部位。發生于牙槽突的纖維瘤可能使牙松動移位。若表面潰爛、繼發感染,會引起疼痛或功能障礙。
纖維瘤如發生在直腸下部,常有下墜、里急后重感,腫瘤表面為正常黏膜,表面光滑,指診及窺鏡檢查,可及硬性、有彈性腫物。肛周可見表面光滑邊緣清楚的腫物。發生于外陰部的多位于大陰唇,初起為硬的皮下結節,繼而可增大,形成有蒂的硬的實性塊物,大小不一、表面可有潰瘍和壞死。
1、可見于全身各部,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或呈現頭狀,可自由推觀。
2、亦可見有帶蒂者,增大可至數公斤,多松弛懸掛,觸之柔軟,有色素沉著。
3、據其組織成分與性質,又有軟、硬兩種特殊類型:軟纖維瘤又名皮贅,多見于面、頸及胸背部,有蒂、大小不等、柔軟有彈性;硬纖維瘤多發于2040歲女性,以腹壁多見。為堅硬、無痛、無移動性、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的腫物,生長緩慢,無包膜而呈浸潤生長。切除后易復發,且可惡變。
4、病理切片可確定腫瘤性質。
輔助檢查
1、診斷該病主要依據癥狀及體癥,尤其是腫物特征;
2、為了與其他病變鑒別,檢查專案可包括檢查框限B。
腫瘤位于深部組織,無明顯自覺癥狀或稍有不適感,生長緩慢,形狀不規則或呈橢圓形,其長徑與受累肌纖維方向一致,腫瘤的大小與病程長短有關,直徑從數厘米到十幾厘米,腫瘤周界不清,表面光滑,無壓痛,質堅韌如橡皮,與侵犯肌肉的縱向較固定,而橫向稍能移動,與皮膚無粘連,巨大腫瘤可影響活動和壓迫神經。
鏡下見腫瘤含有豐富的膠原纖維,病變無包膜,與周圍組織無界限,有時將周圍組織包括在病變中,核分裂罕見,毛細血管及脂肪細胞較少見,少數復發病例可出現纖維肉瘤的形態變化。
溫馨提示:纖維瘤宜早期手術切除,并適當切除相連之周圍組織。硬纖維瘤更應行早期廣泛切除。術后送病理檢查以排除惡性情況,一般不需用藥。在治療的過程中,還應當正確的引導患者心理,讓患者對此病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避免患者陷入各種不良的情緒和心理中。同時,應當鼓勵患者多參加一些有益運動,尤其是各種戶外運動。如:登山,釣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