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患者基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腦功能衰竭,臨川主要癥狀有口眼歪斜等,多伴有耳后疼痛,是目前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病死率及致殘率高,發病突然,常常讓患者感到措手不及,而且易留有難以恢復的后遺癥,危害極大。中風久治不愈常常與患者服藥方式不當或未能堅持服藥有關。那么,中風患者用藥時應注意什么呢?
1、有效就是好藥
不少中風病人及家屬都以進口藥、貴重的藥就是好藥、特效藥,實際上這些藥貴重并不在[經藥物本身,而是在關稅及前期制作科研投入等方面諸因素造成的。對醫生和病人來說,對癥下藥、有效就是好藥。對中風病而言,由于它是在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粘度、高血糖等疾病基礎上發生的,所以中風病治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難度。這些原發病,基礎病又是多年纏身的結果,其治療也需一個漫長過程,也就是說,治療中風閏要有耐用心,必須在控制血壓,降低血脂及血粘度、控制血糖基礎上,才能談有效地防止中,我及預防復發。
2、遵醫囑堅持服藥
中風病急性期如果治療及時,措施得當,經過1-3個月,即可基本痊愈,不留或僅留輕度后遺癥。部分病人死于急性其15天內,而大部分病人都能渡過急性期,進入恢復期。恢復期一般在3-12個月內。也就是說,如果中風病人有半身不遂、言證語不利、口角歪斜等癥狀,經過一年的時間還不能基本恢復,那就是所謂的中風后遺癥了,所以,渡過急性期的病人仍需要積極治療一年。那第,是否一年以后就可以不服藥了呢?據臨床資料統計,中風病在第一年內復發率是25-30%,第二年是17-20%,第三年是20-23%,第四年是15-18%,第五年是59%。可見,中風病服藥時間最好能堅持五年,這樣復發率可明顯下降。
3、堅持長期服中藥
從預防復中風和治療后遺癥角度來講,醫學界無論中醫還是西方醫學都比較一致地推薦以中藥制劑為好。由于中藥煎劑長期服用不太方便,中成藥制劑應運而行,如血栓心脈搏寧、松齡血脈康、復方丹參片、華佗再造丸、大活絡丹等等。但服用這些成藥需在中醫師的辨證指導下服用,根據病人體質情況有針對性的長期服用,必要時還要配合一些調補之品,如益氣、滋陰、溫陽、養血類成藥或口服液。
溫馨提示
中風后遺癥患者飲食應該清淡有營養,保證足夠的熱能、必需氨基酸、磷脂和維生素等,促進恢復。大多數患者對口渴不敏感,因此要養成適當的飲水習慣。特別在早上起床及白天進行各種運動后,要注意飲水,以補充因出汗、呼吸等排出的水分,保證血液中水分含量的相對衡定狀態。
【參考文獻:《中風康復手把手》《中風偏癱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