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肌勞損是慢性腰痛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以長期反復發作的腰部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常被用作沒有明確器質性病變的慢性腰背部疼痛的總稱。
引起慢性腰肌勞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條
1.積累性損傷
腰部肌肉,韌帶在日常生活中可經常受到牽張,受力大而頻繁的組織會出現小的纖維斷裂、出血和滲出。斷裂組織修復,出血和滲出被吸收后,可遺留瘢痕和組織粘連,這些組織易牽拉、壓迫內在神經纖維產生腰痛。這種腰痛休息后減輕,勞累后加重,甚至不能較長時間堅持某種姿勢。
2.遷延的急性腰扭傷
急性腰部軟組織損傷后,未作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徹底或因反復多次損傷,局部出血滲液,產生纖維性變或疤痕組織,壓迫或刺激神經而形成慢性腰痛。這種腰痛患者常感覺腰部無力,陰雨天則腰酸背痛,長時間持續不愈。
3.腰肌筋膜無菌性炎癥
長期彎腰或坐位工作,使腰肌長期處于牽拉狀態,出現痙攣、缺血、水腫、粘連等而形成腰痛。
4.其他原因
先天性脊柱畸形,下肢功能或結構缺陷,可導致腰背部組織勞損;妊娠晚期腰部負擔增加也容易產生勞損。
福州鼓樓醫院骨科專家:腰肌勞損患者可按下列方法進行自我保健以防病治病。
1、按揉腎俞、腰俞、委中、阿是穴,每穴2分鐘。
2、兩手半握拳,在腰部兩側凹陷處輕輕叩擊,力量要均勻,不可用力過猛,每次叩擊2分鐘。
3、兩腿齊肩寬站立,兩手背放在背部,沿腰兩側骶棘肌上下按摩100次,以腰部感覺發熱為度。
4、雙手叉在腰部,兩腿分開與肩同寬,腰部放松,呼吸均勻,做前后左右旋轉搖動,開始旋轉幅度要小,逐漸加大,一般旋轉80~100次。
5、彈撥痛點10~20次,然后輕輕揉按1~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