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隨著醫學發展,不斷涌現出強直性脊柱炎的新療法,但是其中很多方法卻治標不治本,使得患者遭受痛苦卻無法康復,可以說在患者身心上造成了雙重打擊。作為危險人們健康的全身性疾病,有關強直性脊柱炎的信息都特別受關注。
強直性脊柱炎會損傷哪些關節?
1、脊柱及骶髂關節:
即醫學上常稱其為“中軸關節”,脊柱就是老百姓所說的“大梁骨”,可見它在人體中起棟梁的作用。它是由一個個椎體構成的,這些椎體又靠約1000根韌帶和140多塊肌肉連接成堅韌的脊柱。它分為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及尾骨。頸椎的任務是支撐頭部,人能夠抬頭、低頭及轉頭,都有它的功勞;胸椎與肋骨相連而組成了堅固的胸廓,它是胸腔內臟的保護“城堡”,腰椎是脊柱中的“頂梁柱”,它承受著身體大部分重量;骶椎和尾骨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發生了退化,個體差異比較大,骶椎與髂骨形成骶髂關節,主要靠軟骨連接,參與構成骨盆,骶髂關節是微動關節,也是強直性脊柱炎最常侵犯的關節。
2、活動關節的結構:
上述兩種關節均包括在內,其主要結構為韌帶、關節囊、關節周圍的肌肉和肌腱、關節軟骨、關節腔、滑膜、滑膜液等,正常的滑膜液有營養和潤滑關節軟骨的作用。當關節出現炎癥或損傷時,則關節腔出現積液,而使關節腫脹,影響關節的功能。
3、四肢關節:
醫學上習慣稱其為“外周關節”,包括大關節和小關節。大關節包括肩、肘、腕、髖、膝、踝關節;小關節通常指手足各關節。這些外周關節是高度進化的關節,以適應人體自由運動的種種需要,如行走、奔跑等就是多個關節、多種運動完美的組合。專家談:強直性脊柱炎最大危害
職業、妊娠對本病無太大影響,而性激素的影響也不肯定。同男性強直性脊柱炎相比較,一般認為女性發病時期比男性晚3~6年。女性外周關節炎,尤其是膝關節受累的發生率高于男性,女性患者以腕、肘、骶髂關節及胸肋骨疼痛多見,男性患者則以腰椎、頸椎及髖關節疼痛多見,且致殘率較高。女性病人恥骨聯合受累比男性多見,而男性椎間骨橋形成或脊柱竹節樣變遠高于女性患者。不難看出女性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局部的病情不如男性嚴重。
強直性脊柱炎發生在女性常被延遲診斷或誤診,骶髂關節炎在兩性發病率相等,只是重癥患者以男性比較多見,女性患者病情較輕,更容易發生外周關節受累,但是髖關節較少發病,有時被誤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大多數女性病人的病程不受妊娠的影響,對新生兒亦無危害。